发信人: kahmseen (二胡), 信区: job
标 题: “中青在线”说:当今中国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三大能力ZT
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Sun Jan 18 12:20:15 2004), 本站(ytht.net)
“中青在线”说:当今中国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三大能力ZT
“中青在线”的“青年话题”发表麻凡的文章说:当今中国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三大能力:辨
别真假、是非的判断能力,辨别善恶、好坏的道德能力,以及辨别美丑的审美能力。
大学生不敢怀疑现实、尤其是权威,他们有如刘心武《班主任》中的谢慧敏,无条件相信国
家报纸、电视、教科书,用所谓的“唯物辩证法”来对待现实中的经济混乱、政治腐败,以
及一切污浊的社会现象。他们不能辨别新闻的真假,相信自己根本不了解的马列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也就是说,他们根本没有去阅读、研究上述理论,就坚定
不移地相信它们的绝对正确性。他们虽然瞧不起教师和某些名人,但却不敢怀疑政府。他们
依然用官方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思考。
也有一些大学生玩起拾人牙慧的“后现代”深沉,对一切现行的思想、理论、行为皆采取虚
无主义态度:什么都没有意思。
政治的冷漠与投机
如今,大学生们至少已是清一色的共青团员,但他们有当年保尔、卓娅、青年近卫军的政治
理想和献身精神吗?一方面,大学生们表示自己厌恶现行政治,但同时,他们又不可避免、
不顾廉耻地投靠现行政治。他们厌恶每周由系党总支书记和年级辅导员讲授的“形势政治学
习”,厌恶马、列、毛、邓、三个代表、批判 **** 功一类政治课程和政治内容,他们既不
理解又不相信共产主义,但同时,为了各种实际利益,他们又踊跃参加党课学习,主动申请
加入共产党(不少高校的党员学生已占学生总数的20%──30%)。北京大学中文系女生弓琳
将万元收入缴纳给“亲爱的党”,则又是当代大学生政治投机的典范。
面对中国不可阻挡的腐败潮流,大学生们并不痛心疾首,而一旦他们有机会,则决不放弃腐
败的机会(如今,不少可以腐败并正在腐败的位置上都已是硕士、博士)。
最近全国各地区县一级举行人民代表换届选举,第一次拿到选举证的大学生们根本不懂什么
叫选举,他们的民意被粗暴地强奸,却毫不自知,如果有人提起1981年、1986年学生在选举
中轰轰烈烈的创举和热情时,他们感觉到不可思议,并猛烈批判。
更不可思议的是大学生那些无限膨胀的、变态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情绪。尤其是反美
、仇日、大汉族、大统一的狂热情绪。一方面,他们无条件支持和拥护当局的亲美、亲日外
交政策;另一方面,他们又狂热地阅读《中国可以说‘不’》这类极端主义宣传品。对于中
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事件、中美飞机相撞事件,他们义愤填膺,上街游行、焚烧美国国旗
;对于“九・一一”事件,他们则与全世界罪恶的恐怖分子一起弹冠相庆,而对于印尼华侨
惨遭屠戮则又无动于衷。但若有机会得到赴美签证,他们则会兴高彩烈、毫不犹豫。他们热
血沸腾地支持动用武力“解放”台湾,但若要他们穿上军装冲锋陷阵却又绝对不可能。
学术精神的失落
应当承认,当今中国大学生在中小学学习时的勤苦用功是世界上罕见的,但是,那是应试教
育对他们生理、心理的残酷折磨和摧残,是强制性的、痛苦的。高中毕业时,他们对这种服
刑式的生活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因而,进入大学之后,他们便愉快地卸下了身上的重
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他们像打下江山的国家大功臣一般,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当享受生活了。他们睡懒觉、逃
课(多数课的确是无意义的)、上网、打工、谈恋爱……但就是不肯认真读书。临到考试,
他们便毫无羞耻地作弊,其作弊手段完全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一些大学在考前举行不作
弊的签名活动,大学生们一本正经,郑重地签名,但一上考场,他们仍要肆无忌弹地作弊,
因为不作弊就无法过关。当今的本科生,除了教材(或一些流行的畅销书之外)之外,根本
没认真读过一部经典着作。至于学术论文,他们便四处剽窃、任意拼凑。他们根本没有、也
不可能有学术意识,一切为了混一个烫金毕业证,为了找一个出力不多、但报酬丰厚的工作
,满足自己的高级物质生活享受。
如今,硕士、博士们的学术水准根本无法与80年代初期的本科生相比。如果对他们谈起学术
自由、思想独立,他们更是匪夷所思。
道德素质低下
当今中国大学生中鲜有雅皮士,而更多的是嬉皮、泼皮。他们行为放汤,毫无基本的道德感
。不尊重老师,不尊重同学,不尊重自身。
教师上课,他们自顾聊天、吃巧克力、听随身听、化妆、呼呼大睡、半搂半抱着谈情说爱、
打手机,旁若无人,但是,若是大名人、党委书记讲话,他们便规规矩矩,言听计从。教师
放在讲台上讲义或私人物品,课间休息时,他们便随便去翻动。一些学生还充当国安部的信
息员,监视教师上课讲了什么、做了什么。他们要考研究生时,就围着教师团团转,借书、
提问,一旦事过境迁,不但不归还所借的书籍、资料,面对面也不会招呼。硕士、博士对导
师打翻天印的更不在少数。
大学生之间很少有真诚的朋友,更谈不上志同道合。大家互相防范,绝无交心。背地里造谣
中伤,偷看别人的日记,甚至盗窃词典、书籍、录音机、衣物、人民币的丑事层出不穷。如
果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他们便不择手段,利用各种卑鄙伎俩,争夺恋人,抢夺升学、留学机
会,置对方于死地。
大学生谈恋爱非常现实,他们看重的是对方的家境、对自己的作用,对爱情逢场作戏,未婚
同居,有了小孩却又不负责任,临到毕业,便挥手拜拜,毫无遗憾之意。
一些大学生出外打工,不遵守时间和信用,敷衍塞责,抓拿骗吃,盗窃经济情报,甚至出卖
肉体和灵魂。
生理和心理的缺憾
如今,大学生们都贪睡,清晨锻炼身体也只是少数学生的事。下午,球场上永远是那几张熟
悉的面孔。运动会的成绩也就一年不如一年。现在,大学里经常活动着的只有两种人:迷恋
足球的男生,以及练健美操的女生。上课时,学生们都争相去与教师争夺电梯。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不怎么样,他们缺乏信仰,缺乏毅力,缺乏进取精神和承受力。稍有成
绩,他们便趾高气扬,得意忘形;遭遇挫折,他们便斗志全无,灰心丧气。即便是失恋这类
生活小事,他们也无法承受,或凶残报复,或痛不欲生。当今,大学生因学习、生活而颓唐
、堕落、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
缺乏艺术情趣
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极端低下,他们的装束打扮没有品位,一味追求时尚,追求性感和刺激。
他们瞄准歌星、影星、球星,和大街上的帅哥靓妹几无区别。
他们对文学、美术、音乐的鉴赏力更不敢恭维。他们不喜欢经典名着,一次调查显示,大学
生心目中的经典就是《简爱》和《飘》,除此之外,便是金庸、卫慧这类流行作家的作品。
对于屈原、李白、苏轼、关汉卿、罗贯中、曹雪芹、荷马、但丁、歌德、托尔斯泰,除了熟
悉姓名,根本就不读他们的作品。
他们的美术修养基本上停留在卡通上,对中国和西方的绘画、雕塑、建筑作品毫无感觉。大
学生的壁报、刊物,其美术水平也极其低下。
他们没有古典音乐素养,对流行歌曲却崇拜得五体投地。这一点,只要看看流行歌手们在北
大、清华演出的盛况就知道了。校园里学生广播站几乎不播放古典音乐,而缠缠绵绵的港台
歌曲则不断强化大学生们的低级感官。在大学生的聚会上,很难进行一次全体合唱,因为找
不到一首人人都会唱的歌曲。大学里的文艺会演,学生水平之差也令人汗颜。
近年来,大学频频扩大招生,只顾骗取学费,无暇顾及教学;而学生们本来就是冲着一纸文
凭来的,并无过多怨言。由于金钱介入升学,大学中的衙内、富豪增多,加之教师的整体素
质和能力也日渐退化,厌学之风更甚,如此恶性发展下去,中国大学生量的激增与质的锐减
极不相称,最终会导致什么恶果,明眼人是不难了解的。
~~~~~~~~~~~~~~~~~~~~
大小远近、中庸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