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的几天,卓叶和隽差肩上课,一同吃饭,看起来关系进展不错,但卓叶却愈发迷茫
。
那天上计算机课。
卓叶手拿DISKMAN,耳塞headphone,边走边哼,bumped into隽。
隽也戴着耳机。
隽:叶子,我发现你特没个性。
卓叶:O?何以见?
隽:我戴这个(耳机),你也戴这个。
卓叶:我的可是DISKMAN,我的是walkman,不一样。
隽轻哼了一声。
隽:你听的是什么磁带?
卓叶:我听的是CD,不是磁带。仙剑的。
隽很失望地“嗯”了一声。
隽:齐豫的《XXXX》。
卓叶只认识齐秦,却不知齐豫,只好胡诌。
卓叶:是女的吧。
隽:废话,齐豫是齐秦的姐姐。
卓叶觉得自己显得很幼稚,也很没水平,于是开始转移话题。
卓叶:流行音乐我不太喜欢。因为较之而言,我更喜欢文学。
隽:哦?
显然,隽对于卓叶的这样的男生喜欢文学显得很惊讶。
隽:你看过村上春树写的《挪威的森林》吗?写得真是……
卓叶的脑子一片空白:在卓叶的所熟知的作家中,国内的似乎就秋雨、老舍这几个,国
外的就巴尔扎克、雨果那几位。对于村上春树,卓叶知道,《挪威的森林》,卓叶也知道,
只是没读过。
卓叶脱下耳机,装作每听见:什么?我没听清除。
隽:就是村上春树写的《挪威的森林》!你不会不知道吧?
卓叶:……
以后隽对卓叶说了些什么,卓叶一句都没听进去;后来卓叶对隽说了些什么,卓叶也记
不起来了。
“尴尬的一天!”卓叶在日记本上重重地写下了这五个字,在写到“一”时,纸被笔划
破了。
卓叶呆呆地看着这五个字,有些出神。
今天,究竟是怎么了?卓叶不禁有些茫然。
卓叶忽然想起一个很有哲学意理的物理定律:加速度大的物体不一定速度大,速度大的
物体不一定加速度大。卓叶想到,自己和隽的进展不就是这样吗?从相识到吃饭,不到二十
四个小时,速度不可不谓不快,但以后的几天,进展却很慢,卓叶怀疑是加速度过小或根本
为负。
为什么会这样?卓叶问自己。究竟是自己不够勇敢,还是相爱是如此艰难?
都不是。卓叶想。
卓叶开始漫无目的地狂翻英语书。
“foundation。”一个单词引起了卓叶的注意。
“基础。”卓叶在心里默念道。
从相识到相爱,从相爱到相守,无不需要基础,特别是感情基础。自己和隽,有吗?
可能有,只是比较少。
卓叶是上海人,正统的上海人。
隽是南京人,地道的南京人。
上海人一向看不起外地人,称其为“乡下人”,卓叶也不例外。
但隽是南京人,南京人是外地人。
“我住长江南,君住长江北。”这不是一种浪漫,而是一种可怕。
上海―外地,两大阵营,况且卓叶和隽身处异地,能有多少感情基础?
上海的海派文化,上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创新精神,上海杰出精英,为隽
所不屑,而这恰恰是卓叶所津津乐道的。
建业“帝王之宅”的美誉,金陵“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的气势,南京的古色古香,为
卓叶说不齿,而这偏偏是隽引以为豪的。
卓叶喜欢闻着咖啡的香味,慢慢把书看,也喜欢点鼠标、敲键盘,慢慢把游戏玩。
卓叶喜欢的就是这种感觉――怡然、悠然、淡然、坦然。
隽,喜欢动,喜欢东张西望,喜欢和任何人搭讪。所以她参加了校对外来联络部,据说
这样可以不花钱就能跑遍上海的所有校园。
卓叶和隽,地域不同,文化不通,兴趣迥异,却要走到一起,一个字:难!因为,更重
要的是:情感基础不同,鲜有话题,难以沟通。
卓叶想起一句很老的话:“理解万岁!”也许,理解才是一盏明灯,给自己指明前程,
卓叶想。
但如何理解,这是个问题。
“卓叶。”一天,洁明语重心长地对卓叶说,“你什么上二垒啊?”
“你的意思是让我去约隽啊?”卓叶想起了洁明在“三堂会审”时所述的“四垒论”:
Love 如同打棒球,分一垒、二垒、三垒和四垒。一垒就是搭讪谈心吃饭,二垒就是约会、
牵手,三垒就是……”,约会应该能增进理解吧,但卓叶犹豫了一下,“周末我要去泡上图
的。”
“去什么上图!”赵不屑地说,“主次要分清楚!明天这么好的机会!”
“明天不就是礼拜五吗?好什么?”
“她寝室里就她一个是外地人,礼拜五上海人肯定都回去的,你去说,机会不要太好!
”
“好啊,那我怎么去约她呢?”卓叶有些心动。
“你先不要急,先想想去哪里。”赵一向沉稳至极。
“这里附近还能去哪里?只有去徐家汇。”
“只要你有钱,我也不反对。去徐家汇,要么购物,要么娱乐。购物的话,你也知道,
徐家汇的物价奇贵无比,万一隽看上了什么东西,十有八九是你掏钱,你自己好自为知;娱
乐,一般是游戏机和打保龄,游戏机一块钱一块牌子,保龄球六元一局……如果真的去徐家
汇,恐怕你得一个月都吃泡饭,你和她又没有到确立明确关系的程度,这种牺牲值不值得,
你好好考虑考虑……”洁明的话字句矶珠。很难想象,他来上海不过一月余。
“那……我实在想不出上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卓叶有些沮丧,“还是你说吧。”
“你是上海人,当然觉得没地方,是外地人,就比较好办了。”
“隽是南京人。”卓叶提醒了洁明一句,“离上海不要太近噢!况且,她已经来过上海
四次了!”
“这……”洁明从抽屉里拿出上海市区地图,“让我看一看。”
卓叶也凑了上去,寻寻觅觅,忽然:“植物园怎么样?景色宜人,环境极佳,离我家又
近,说不定还能请她到我们家吃饭……”
“俗!”洁明说,“我看不如去上博,高雅又有品位,门票又便宜,学生还可以优惠。
玩累了饮食又容易解决,云南路是小吃一条街,东西价廉物美,注意,不要从路口进去,那
里麦当劳的广告很显眼……”
“上博?我已经去了n次了,烂了。还不如去上图,路近,文化气息又浓……”
“不要什么上图不上图的了!上博最好,谈心的机会也多。”
“好好好,I服了you。”卓叶说,“那我怎么和她开口呢?”
“你问她下午有没有空,如果有空,就约她出去。”
“具体怎么说?总得讲得冠冕堂皇些吧。”
“你问我?”洁明双手一摊,“我问谁去?!我有没经验。”
“唉,那我只好不开口了”卓叶从兜里翻出文曲星,对有些瞠目结舌的洁明说,“通过
这个来问她吧。”
卓叶打开“备忘录”,输入了几条摘要――
“你有空吗?”
“上午?”
“or下午?”
“^_^,THEN”
“一起出去吗?”
“Where to go?”
“上博怎么样?”
“^_^,没空啊。”
“算了。”
“没什么事。”
“下次再说吧。”
卓叶:像这样,一条一条地翻,还有分支回答,不错吧。
洁明:创意不错,只是细节上有些问题。你可以上英语课时请她一起到食堂去吃饭,吃
完了饭,下午再出去。上午出去就算了――上完英语课就已经9:30了,到那里起码也得11:3
0。
卓叶:好啊,就照你的办。
洁明:噢,对了,49路最近改道了,你们乘到黄陂北路后一站下就可以了。
卓叶(皱了皱眉):啊?乘公车?招差头算了。
在洁明的又一次瞠目结舌下,卓叶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向家里要了一张Taxi龙卡、若干
会员卡和保龄球券。
打完电话,卓叶忽然想起什么:“万一她拒绝我怎么办?”
“一般不会的,你们的关系嘛……”洁明意味深长地朝卓叶点了点头。
卓叶等的就是这句话。
第二天,星期五。
随着清脆的铃声,卓叶冲进了英语教室――他昨天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早上差点睡过
了头。
卓叶惊奇地发现隽没有坐在经常坐的第二排,而是趴在了倒数第二排。
“怎么了,不到前面去。”卓叶把包放在隽的边上,坐了下来。
“咳咳……”隽说,“我病了。”
“昨天你还不是挺好的,怎么今天……”
“慢性咽炎,老毛病。”
“看过了没有?”
“看了,配了这个……” 隽拿出一个造型早已过时的喷剂瓶,递给了卓叶。
“金XX。”卓叶接过药瓶,“国产的,难怪没效果,这瓶多少钱?”
“2角。”
卓叶差点没晕过去:“下课我陪你去开进口的吧,我出钱。”
“没关系的,过几天自然会好的。咳咳咳……”
卓叶看着隽,发现她很憔悴,脸色很苍白。
卓叶不想再说什么,只是在文曲星上打入了一行字:笔谈,好吗?――为了保护你的嗓
子。
隽:好。
卓叶:本来,你下午有空吗?
隽:没有,干什么?
卓叶:本来,我想和你一起出去转转,可惜……
隽:国庆以后吧,我一定和你一起去。
卓叶:好。
但是,国庆以后可就是两周以后了。
~~~~~~~~~~~~~~~~~~~~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