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在线论坛精华区>>文学小筑
[27870] 主题: 第三只眼看彭泽——摘自文学社社刊《沙漏》
作者: parphy (parphy)
标题: 第三只眼看彭泽——摘自文学社社刊《沙漏》
来自: 61.171.*.*
发贴时间: 2002年11月18日 13:26:27
长度: 4285字

                     
彭泽先生陶潜, 字渊明, 乃东晋著名隐士,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流
传千载妇孺皆知,后人纷纷加以追捧一一连潇湘妃子林黛玉也借咏菊之际
对其大加赞赏——“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的确很了不起。
试想:一个做了十多年官吏的人物,竟能断然抛下荣华富贵,甘心于(姑
且这么说)“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杂诗》),在当时社会真可
算是一缕清音,超逸飘然了。
彭泽先生也对自己的志向反复加以陈述——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和郭主簿二首》)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四)
“草庐寄穷巷,甘心辞华轩。”(《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
初看之下不禁颇多感慨,但看多了却不免生出些别的想法来:为什么陶先
生要在几乎每首诗里反复重申自己的辞官归隐不慕名利呢?须知他写的是
田园诗, 这种话写过几遍也就罢了, 安安心心做个隐士高人吧, 老提它做
什么? 是怕别人不知道, 还是为了自我陶醉一一看我精神多崇高, 人格多
伟大! 该不会是心生悔意但碍于“高士”的脸面而不断自警别回头吧!

冒犯了,陶先生。
可您老也太多标榜了!不过,也许正是这些流传极广的诗文中的自我标榜
,让您老成了中国千百年来的隐士第一人一一千古流芳,夫复何求?
陶先生的《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的确很精彩
、也很清高。可大概是我这后生小子太过敏感,总从您的字里行间读出那
么点儿酸气来——中国文人几千年来积淀愈厚的酸气。
大凡中国文人,读了点书的(且不论读了多少),大抵总有那么点傲气,
看不起学问不及自己的,更别提鄙陋小人了——甚至对同是文人的也是横
看竖看不舒服,所以就有了“文人相轻”的古话。这傲气往往又与酸气相
依相存。眼高手低的文人们每每对看不顺眼的事情却无可奈何,便只好发
发牢骚,搬出一堆诸如“骨气”,“清高”,“忧道不忧贫”的东西来安
慰自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文人“节气”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来
说,学问与酸气是呈函数递增的(当然也不乏才情绝艳却依然谦虚清明抑
或是才低半斗却酸气冲天的)——陶先生这么个才高八斗的大学问家,却
要向乡里小儿折腰,叫他“文人”的面子往哪儿搁?换成是我,也要辞官
的!
于是,好端端做了十三年的官不要了,回家种田去!俗话说的好:“饿死
事小,失节事大”,岂可为了富贵荣华失了文人节气!
所以,昔日的彭泽令便正儿八经地隐居起来——“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
以消忧”(《归去来辞》)。一开始的确很不错,颇有点现代人“度假”
的意趣,然而时间一长就窘迫起来——“恭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杂诗》)。不过,事已至此,“隐士”的洁名在外,纵然后悔也是无可回
头了。但官虽不做了,文人的傲气还在,酸气犹存,发点小牢骚调剂一下
也是排解的好方法——“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理也可奈合,且为陶
一觞。”(《杂诗》)——别人都各得其宜,只有自己谋生无术,想也想
不通,还是喝酒吧!
于是,“彭泽先生是酒狂”(《红楼梦*簪菊》)
酸!一代高人也终究免不了这酸!
细想之下,陶先生有三点不是:
首先,陶公既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当初就
根本不该去做官。就凭这份才情,教书育人温饱自娱足矣!何苦涉足那污
浊不堪的官场?就算如他自己所说的——“畴昔苦常饥,投耒去学仕”(
《饮酒》其五)——迫于生计不得已去做官,但做上不久就应该可以认清
官场的黑暗险恶,早该辞官,又为何做了十三年才因不愿“折腰”事人而
归隐?
其次,东晋官场昏暗不明,急需清廉爱民的好官来为百姓做点实事。陶先
生既然怀大志于天下,那么即使官小位卑,也应该利用职务之便努力为民
作点贡献,怎能为了一时愤懑,骨气清高——或者干脆说是“面子”问题
而轻易辞官归隐呢?民生疾苦与个人清高,两者孰轻孰重,作为一代名士
的陶先生应该不会不清楚吧!所以说,既然当了那么久的官,就应该当到
底,别弄得半途而废!况且,就这点挫折便承受不起,将来怎么做大事?
若是韩信当年受了胯下之辱便愤而厌世,哪还有日后叱咤风云的大英雄,
大豪杰?
再者,陶先生既然决心归隐,就该真正收心田园,别再念念不忘辞官之事
,老在诗文中提及。虽然将自己写得很高尚很伟大,最终“赢得身前身后
名”,可终究落了下乘——岂不闻“真水无香”?真正大智大慧,超出尘
俗的人,是一清至骨的——“真人无名”。日本古典名著《徒然草》中就
说得好:“真人,无智,无德,无功,亦无名。......超乎愚贤得
失之境。”这才是真正的“大隐”——非指“隐于市”,而是清淡无痕,
无色无香。如果不能真心归隐,还是不要“隐”的好。所以“全隐”的陶
公下笔,总不及“半官半隐”的王摩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来得
澹泊自然。
所以说,即使在古代社会,彭泽先生其实也不值得效法。若放在当代社会
,便更应遭指责——由于不能安于清贫而入仕;既做了官,见到官场黑暗
却没有魄力澄浊扬清,只会心生不满暗发牢骚——是无能;做了十多年官
却因稍遇挫折而辞官,可见心理承受能力之差!在当今这瞬息万变竞争残
酷的社会中,这种人是注定要被淘汰出局的!
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我看不起陶渊明!

========== * * * * * ==========
作者: KID_1412 (无知)
标题: RE:
来自: 203.95.*.*
发贴时间: 2002年11月19日 11:23:43
长度: 1770字
文字有新意,但是,是不是把古人的处境看得过于简单了呢?
陶渊明, 其实是两面的
他的文字以“潜隐”的内容闻名,但是他也写过《读山海经》,《咏荆柯
》那种激扬飞跃的句子。在中学里老师就说,其实陶渊明和无数中国古代
的文人一样是矛盾的,既有“忧国情结”,又有“隐逸情结”,历代读书
人总是抱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心情去读书出仕。或许是
未涉足其中而不了解其中的复杂,一旦涉足又发觉政治局势更本不是一个
文人能左右的,于是觉得累了,退出来,虽然无法贯彻自己的初衷,但是
退而求其次,最终达到的是个人文学素养更高的造诣,未尝不是一种收获
。庄周曾任漆园吏,唐代不少有名的诗人都做过官,苏东坡更是一路贬官
“黄洲,惠洲,詹洲”……难道他们就没有在“兼济天下”上做出过自己
的努力吗?我们是否又要因为他们退出官场,潜心文字的结局而责怪他们
呢?再说了,真正能做到“治国,平天下”之后,又能全身而退的文人古
来又有几个呢?
不过现在的我也并不喜欢“潜隐”的态度,尤其是在现今……但是无论评
论陶渊明还是其他历史人物,最好还是把他放到当时的历史背境去看,而
站在后人的角度批评一个时代背景完全不同的人有“历史局限性”多少有
些不负责任。在当时,“出仕”是文人养家糊口少有的几个出路之一,撇
开“志向”问题不谈,为了喝几口好酒而找个做官的职位也真难为他了,
但是后来,或许是文人原有的自尊心与官场格格不入,面子问题第一,所
以退出——这是另一种解释了,虽然不及前一种说法来得高尚,但也许更
现实些,或许我们本就该把陶渊明当成普通人来看,或许他本来就没什么
雄心大志只是喜欢种种花喝喝酒而已,那我们就更不该苛责他了。从来就
没有人要我们把他当成什么励志的榜样,人们喜欢的只是他的文字所传达
的闲适的心情,不是吗?
或许陶渊明的归隐以上两种原因都有。不过还要加一句:这不是陶渊明一
个人的问题,中国历代文人都有这样的情结,李白被贬的一塌糊涂的时候
还在诗句里念念不忘“长安”,所以怪到他一个人头上也蛮冤枉的。余秋
雨的书里对中国历史上的“隐逸”现象就有过不少分析,写的满有意思…

最后说一句:无论怎样批评,偶还是陶渊明的fans^^

========== * * * * *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