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先生陶潜, 字渊明, 乃东晋著名隐士,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流传千载妇孺皆知,
后人纷纷加以追捧一一连潇湘妃子林黛玉也借咏菊之际对其大加赞赏――“一从陶令评章后
,千古高风说到今。”
的确很了不起。
试想:一个做了十多年官吏的人物,竟能断然抛下荣华富贵,甘心于(姑且这么说)“躬亲
未曾替,寒馁常糟糠”(《杂诗》),在当时社会真可算是一缕清音,超逸飘然了。
彭泽先生也对自己的志向反复加以陈述――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和郭主簿二首》)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四)
“草庐寄穷巷,甘心辞华轩。”(《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
初看之下不禁颇多感慨,但看多了却不免生出些别的想法来:为什么陶先生要在几乎每首诗
里反复重申自己的辞官归隐不慕名利呢?须知他写的是田园诗, 这种话写过几遍也就罢了,
安安心心做个隐士高人吧, 老提它做什么? 是怕别人不知道, 还是为了自我陶醉一一看我
精神多崇高, 人格多伟大! 该不会是心生悔意但碍于“高士”的脸面而不断自警别回头吧
!
冒犯了,陶先生。
可您老也太多标榜了!不过,也许正是这些流传极广的诗文中的自我标榜,让您老成了中国
千百年来的隐士第一人一一千古流芳,夫复何求?
陶先生的《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的确很精彩、也很清高。可大
概是我这后生小子太过敏感,总从您的字里行间读出那么点儿酸气来――中国文人几千年来
积淀愈厚的酸气。
大凡中国文人,读了点书的(且不论读了多少),大抵总有那么点傲气,看不起学问不及自
己的,更别提鄙陋小人了――甚至对同是文人的也是横看竖看不舒服,所以就有了“文人相
轻”的古话。这傲气往往又与酸气相依相存。眼高手低的文人们每每对看不顺眼的事情却无
可奈何,便只好发发牢骚,搬出一堆诸如“骨气”,“清高”,“忧道不忧贫”的东西来安
慰自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文人“节气”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学问与酸气是
呈函数递增的(当然也不乏才情绝艳却依然谦虚清明抑或是才低半斗却酸气冲天的)――陶
先生这么个才高八斗的大学问家,却要向乡里小儿折腰,叫他“文人”的面子往哪儿搁?换
成是我,也要辞官的!
于是,好端端做了十三年的官不要了,回家种田去!俗话说的好:“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岂可为了富贵荣华失了文人节气!
所以,昔日的彭泽令便正儿八经地隐居起来――“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归去
来辞》)。一开始的确很不错,颇有点现代人“度假”的意趣,然而时间一长就窘迫起来―
―“恭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杂诗》)。不过,事已至此,“隐士”的洁名在外,纵
然后悔也是无可回头了。但官虽不做了,文人的傲气还在,酸气犹存,发点小牢骚调剂一下
也是排解的好方法――“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理也可奈合,且为陶一觞。”(《杂诗
》)――别人都各得其宜,只有自己谋生无术,想也想不通,还是喝酒吧!
于是,“彭泽先生是酒狂”(《红楼梦*簪菊》)
酸!一代高人也终究免不了这酸!
细想之下,陶先生有三点不是:
首先,陶公既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当初就根本不该去做官。
就凭这份才情,教书育人温饱自娱足矣!何苦涉足那污浊不堪的官场?就算如他自己所说的
――“畴昔苦常饥,投耒去学仕”(《饮酒》其五)――迫于生计不得已去做官,但做上不
久就应该可以认清官场的黑暗险恶,早该辞官,又为何做了十三年才因不愿“折腰”事人而
归隐?
其次,东晋官场昏暗不明,急需清廉爱民的好官来为百姓做点实事。陶先生既然怀大志于天
下,那么即使官小位卑,也应该利用职务之便努力为民作点贡献,怎能为了一时愤懑,骨气
清高――或者干脆说是“面子”问题而轻易辞官归隐呢?民生疾苦与个人清高,两者孰轻孰
重,作为一代名士的陶先生应该不会不清楚吧!所以说,既然当了那么久的官,就应该当到
底,别弄得半途而废!况且,就这点挫折便承受不起,将来怎么做大事?若是韩信当年受了
胯下之辱便愤而厌世,哪还有日后叱咤风云的大英雄,大豪杰?
再者,陶先生既然决心归隐,就该真正收心田园,别再念念不忘辞官之事,老在诗文中提及
。虽然将自己写得很高尚很伟大,最终“赢得身前身后名”,可终究落了下乘――岂不闻“
真水无香”?真正大智大慧,超出尘俗的人,是一清至骨的――“真人无名”。日本古典名
著《徒然草》中就说得好:“真人,无智,无德,无功,亦无名。......超乎愚贤得
失之境。”这才是真正的“大隐”――非指“隐于市”,而是清淡无痕,无色无香。如果不
能真心归隐,还是不要“隐”的好。所以“全隐”的陶公下笔,总不及“半官半隐”的王摩
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来得澹泊自然。
所以说,即使在古代社会,彭泽先生其实也不值得效法。若放在当代社会,便更应遭指责―
―由于不能安于清贫而入仕;既做了官,见到官场黑暗却没有魄力澄浊扬清,只会心生不满
暗发牢骚――是无能;做了十多年官却因稍遇挫折而辞官,可见心理承受能力之差!在当今
这瞬息万变竞争残酷的社会中,这种人是注定要被淘汰出局的!
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我看不起陶渊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