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在线>>影视世界>>讨论区 [快速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29505] 主题: 杜琪峰电影批判
作者: Mrthief 标题: 杜琪峰电影批判 [转载]
昵称: 迟到的马贼 来自: 61.172.*.*
经验值: 40552 发贴时间: 2005年03月05日 23:03:29 (UTC +08:00)
等级: 论坛砥柱 长度: 23479字
无为,却想无所不为 

据香港电影协会提供数字,2003年香港上映的港产电影只有74部,而属于胶片制作的电影更
是仅有54部,上映电影中有水准的佳作屈指可数,以至于免强能够凑出全部金像奖的全部提
名。上世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的繁盛气象已然辉煌不在。但杜琪峰却适逢其时的成
为了只手遮天的大导演,今年的金像奖,最佳导演给了他,最佳电影也是他的《大只佬》,
颇有一种“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感觉。但既使做了大王,也始终没有王者之风,猴
子毕竟是猴子,就杜琪峰拍过的电影而言,他被推宠,正是低迷而浮燥的一个代表。 
其实港电影的低迷已延续了多年,大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就开始了,而也正是这个时候
,一个香港导演和他的合作伙伴们迅速出位,杜琪峰和他的银河映像公司凭着几部黑色警匪
片被人们注意,最终因《暗战》和《枪火》在1999年被承认,杜琪峰也在1989年的《阿郎的
故事》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的十年后夺得最佳导演奖。之后的杜琪峰要风得风要
雨得雨,开始从几百万的小投资转向了拍大制作大卡士电影的大导演,就象当年的吴宇森、
徐克一样,而这时吴宇森已在好莱坞呆着了,徐克也沉寂了下去,既使在2001年拍出了石破
天惊的大制作科幻片《蜀山传》也因不被欣赏而黯然退出江湖。 
而杜琪峰究竟拍了些什么电影呢?可以说,早期杜琪峰能够让人记住的好电影并不多,处女
作《碧水寒山夺命金》可以说是当时香港新浪潮电影时期中一部平庸之作,比起许鞍华的《
投奔怒海》、徐克的《蝶变》、严浩的《似水流年》、谭家明的《烈火青春》,无论在水准
上还是影响上,《碧水寒山夺命金》都不起眼。之后的《开心鬼撞鬼》和《七年之痒》无疑
都是跟风高志森、黄百鸣的喜剧作品,而其他电影如《城市特警》、《江湖传说》、《沙滩
仔与周师奶》等电影在当时众多的同类型佳作中更是不值一提。可以说,真正让人称好的电
影只有两部同周润发合作的电影――《八星报喜》和《阿郎的故事》,这两部电影对于周润
发来讲算是锦上添花,但对于杜琪峰来讲,这种悲喜不定并不能使他成为一派宗师。那个时
代的导演都各自在各自的类型片中大放异彩,吴宇森有着《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等片
,徐克有着《倩女幽魂》、《黄飞鸿》等片,即使王晶也有着《追女仔》、《赌神》等片,
杜琪峰没有自己的方向。 
这种没有方向正是杜琪峰无为却又想无所不为的证明,《至尊无上2之永霸天下》跟风王晶
,《东方三侠》借程小东之手想做一出现代武侠,《江湖传说》是一出不起眼的江湖片,《
审死官》和《济公》则完全是周星驰的风头,杜琪峰什么都想拍,但几乎都没有拍出名堂。
转眼间,徐克的黄飞鸿已拍了数集,周星驰也在《大话西游》之后于1996年拍出了个性突出
又不失深刻的《大内密探零零发》和《食神》…… 
银河映像最出色的电影应该是《一个字头的诞生》和《两个只能活一个》,而这两部电影的
导演都不是杜琪峰,一个是韦家辉,一个是游达志。而既使这两部电影,也被指为模仿之作
, 《两个只能活一个》的三段式结构模仿《滑动门》,《两个只能活一个》则是在模仿王
家卫的手法。《十万火急》是好莱坞英雄片的完全抄袭,《暗花》模仿《非常嫌疑犯》,《
暗战》模仿《谈判专家》;之后的《非常突然》模仿《突然死亡》,《枪火》模仿《七武士
》,《真心英雄》欲致敬吴宇森而最终虎头蛇尾……而香港电影在世界上的声名往往都是本
地独创的类型片,昆汀・塔伦蒂诺致敬的是吴宇森、林岭东的江湖片,《两杆大烟枪》里翻
版的也是香港的古惑仔,《黑客帝国》用的是袁和平的武术指导,杜琪峰拍了什么? 
杜琪峰什么都想拍。借着银河映像的浪得虚名,杜琪峰开始在商业和艺术性兼攻,《孤男寡
女》之后是《瘦身男女》,这两部电影都在香港电影几近真空的情况下凭着刘德华和郑秀文
的号召力获得了票房的成功,而杜琪峰也抓住了刘德华这个票房灵药。杜琪峰甚至想染指奥
斯卡,《全职杀手》的野心换来的是无数劣评,之后杜琪峰耗上了不痛不痒的贺岁片,当香
港电影沦落到爱情喜剧和鬼片的泥沼时,杜琪峰做的是:跟风分羹,无论《我的左眼见鬼》
还是《百年好合》等片无不在此中颠簸。 
终于有人骂杜琪峰了,于是杜琪峰玩了出《PTU》,目地大约是想重新回到与当年银河影像
类似到掌声中去。《PTU》手法可以说非常成熟,尤其灯光、镜头,包括音乐都能体现出拍
摄技法的老练,但《PTU》并不是一部成功的电影,这部电影里有着太多的杜琪峰自我复制
,看《PTU》只当是重温了遍《暗花》、《枪火》和《非常突然》,却没有当初能让人称赞
的理由。毁誉参半的《大只佬》可以看出杜琪峰企图在商业和艺术上找一个契合点的野心,
同是瘦身男女的特技,杜琪峰给了《大只佬》一个华丽的意义,但最终却是一部说教味十足
的四不象。 
杜琪峰总是想有很多作为,但却总是在香港固有的电影特色中迷失。在成为香港电影如今无
人可比的大腕时,这很显然是一种悲哀。 



主题:随波逐流的跟风 
在香港电影中最吸引人的是电影中的英雄情结,从张彻到李小龙,无不如此。吴宇森的黑帮
电影也同样是在表现“英雄”这个主题,其电影的魅力之处也正在于此,极力用气氛用情节
冲突来表现中国固有的江湖义气,个人英雄主义在刀刀见血的情节中肆意扩张。所以当西片
的同类型黑帮片着意去描写阴谋和如长篇叙事诗一般的江湖变迁时,这些在港片中都一略而
过的由头,而撕杀成为表现英雄的主题。徐克的武侠片同样在着力描写英雄,黄飞鸿、令狐
冲等大侠莫不如是,只是另人叫绝画面从唯美的枪战边成了飘逸的武打动作。 
在香港电影繁盛时期,英雄主题主流电影中的一个特点,既使周星驰的小人物无厘头更是充
满了英雄主义,无论是初期的《赌圣》、《逃学威龙》还是后来的《食神》、《少林足球》
都是周星驰的个人英雄秀,尽管电影中满是无厘头的自嘲。 
杜琪峰在大环境下同样逃不出这个主题,《阿郎的故事》(第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
提名)中的悲情英雄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其后他监制的电影《天若有情》复制了这种悲情英
雄。而集张曼玉、梅艳芳、杨紫琼三位香港顶级女演员于一片的《东方三侠》同样是是英雄
主题,三个女性现代豪侠拍的也算出人意表。但杜琪峰并没有真正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风格
,这些电影既使都有其成功之处,但却,没有体现出杜琪峰自己风格的成功。《阿郎的故事
》是周润发的迟暮英雄情怀,让人想到张婉婷的《秋天的童话》,只不过杜琪峰刻意的煽情
罢了,虽然《秋天的童话》发生在纽约,而《阿郎的故事》发生在香港,但电影中所表现的
中年男人的恋爱却并无差别。《天若有情》是刘德华的热血混混故事,王家卫的《旺角卡门
》又何尝不是?几乎一样的故事,一样的结局,《天若有情》却没有《旺角卡门》中的意境
。《东方三侠》是张曼玉、梅艳芳、杨紫琼们的红尘潇洒传说,元奎的《91神雕侠侣》应该
是杜琪峰所借见鉴的电影,都是在现代社会中表现武侠小说中的意境,同时冠以科技的包装
。既使同周星驰合作的《审死官》、《济公》也是周星驰的搞笑神话,而电影中以古装戏表
现现时世象正是徐克的拿手好戏。谁会识得这是杜琪峰?人们通常会这样想:哦,原来这部
电影是杜琪峰拍的。 
其实《审死官》最初并非是选定周星驰的,这个剧本原本是写给周润发和郑裕玲的,因为当
时出资者并不看好这个剧本,后来由于徐克等人引导的古装片再次盛行这个剧本才再度被拿
起来拍,而这个时候的喜剧巨星已经是周星驰了。也就是说,周星驰和梅艳芳最终演绎《审
死官》并不是杜琪峰所能左右的,而电影最终也只能是一部周星驰作品,而非杜琪峰作品。
杜琪峰在电影风格上的左右摇摆和顺时跟风注定他只能是淹没在潮流中,而非创造潮流。我
们可以这样问:当许冠文、高志森、吴宇森、徐克、王晶、王家卫们以自己鲜明的风格制造
出香港电影在世界上的影响时,当他们创造出的电影潮流推动香港电影的繁盛时,杜琪峰做
了什么?他或者是成为这些潮流中跟风的一个,又或者在左右摇摆中迷失自己的风格。香港
电影的时代没有一个是属于杜琪峰的。 

杜琪峰是1972年进入无线电视台的,在无线期间杜琪峰曾参与的作品有《射雕英雄传》(翁
美玲、黄日华主演)、《鹿鼎记》(刘德华、梁朝伟主演)、《雪山飞狐》等剧集,似乎这
便是杜琪峰一直以来的英雄情结,然后便顺理和银河映像的“后英雄”电影联系到了一起。
这无疑是再牵强不过的托词。众所周知,梁羽生、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在香港的影响
力是多么的大,而在武侠小说之外,黄飞鸿、苏乞儿、方世玉等亦真亦幻的人物也在香港有
着很大的影响,以金庸、古龙的小说和黄飞鸿等人为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很早就开始在香港
盛行,杜琪峰只是恰逢其中而已。而正象前文所言,香港电影历来有着塑造英雄的传统,当
吴宇森、徐克们创造新的英雄片时代时,杜琪峰也只是适时跟风。 

不能不提杜琪峰的银河映像公司,人们大都认为银河映像早期出品的的电影被最能代表杜琪
峰的突破。实际上银河映像早期出品的电影只是香港电影英雄主题的一个变种,而这些电影
也大都是在韦家辉、游达志在拍出新意后,杜琪峰的再度跟风而已。 

当银河映像企图推陈出新时,其苗头指向英雄们是必然的。《一个字头诞生》可以看成是对
1996年盛行的《古惑仔》系列电影的一次颠覆,电影以三段式的结构让刘青云、吴镇宇主演
的阿狗、阿猫再三的面对不同的命运,其中的黑色幽默尤其让人称道。但这部电影并非是颠
覆《古惑仔》的先例,1996年,当刘伟强的《古惑仔》一战成名时,查传谊就拍出了《旺角
揸FIT人》和《去吧,揸FIT人兵团》两部电影,这两部电影无不是对《古惑仔》进行了颠覆
和反思,而《一个字头诞生》中的三段式结构也同样在《旺角揸FIT人》中早已出现,而且
《旺角揸FIT人》玩得更为彻底更为黑色,吴镇宇的表演也尤其张狂,《一个字头诞生》只
是将这种颠覆和反思梳理的不着痕迹而已。而《两个只能活一个》则明显的有着王家卫的风
格,电影中都市的迷茫与疏离简直是抄袭王家卫1995年的作品《堕落天使》,金城武在电影
《两个只能活一个》中的形象也和《堕落天使》中的非常相似,一种城市压抑下的自闭失语
,而同《堕落天使》中的黑色幽默相比,《两个只能活一个》明显过于直白。《暗花》胜在
编剧,但在某些《暗花》的构思有模仿《非常嫌疑犯》之嫌 ,特别是电影最后“洪先生”
出现那一幕跟凯文・史派西最后一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还有《暗战》,1999年杜琪峰拍了叫好又叫座的《暗战》,这是一颗糖,一颗能让人尝到甜
头的毒糖。其实银河映像的前几部电影中就能看出模仿西片的痕迹,这次拍《暗战》,杜琪
峰在编剧上除了用长期合作的游乃海外,还找来了两个法国人朱连・卡邦和劳伦特・考蒂奥
德来搞剧本,我们在《暗战》中可以看到凯文・史派西的电影《犯罪天才》和《谈判专家》
的痕迹。《暗战》的出彩在于他是香港商业警匪片的一个新的开拓,在故事的悬疑上和整体
调度上颇见新意,但为了迎合观众趣味,电影刻意的搞笑和煽情元素也破坏了电影的整体气
氛,林雪和许绍雄的重复搞笑显得不论不类,而刘德华和刘青云两个人分别发生的两段点到
即止的爱情也过于突兀,如果说刘德华和蒙佳慧的爱情还有点韵味的话,刘青云和黄卓玲的
戏更是显得多余。 

2000年,杜琪峰拍了都市爱情喜剧《孤男寡女》,这部爱情小品并没有多少新意,只不过电
影是根剧流行的广播剧改编的,因而颇受欢迎。而在《孤男寡女》中,杜琪峰甚至怀起旧来
,多年前的电影《天若有情》中的情节出现在了《孤男寡女》中,这个噱头似乎表明杜琪峰
已开始彻底的转向商业电影风格。紧接着杜琪峰就给《暗战》拍了个续集,将刘德华换做了
郑伊健,《暗战2》完全是暗战的复制,而且《暗战》中的双线悬疑结构也被《暗战2》放弃
,做足了兵贼游戏的桥段后,电影显得非常空洞,甚至玩兵贼游戏也玩过了火,玩到很难自
圆其说,表现做到十足但其实是一部空壳电影的《暗战2》可以说是杜琪峰一部非常失败的
作品,而2001年,也正是杜琪峰尤其失败的一年。2001年也是杜琪峰最为踌躇满志的一年,
这一年杜琪峰开始和韦家辉完全合作,企图联手创造电影神话,但已经在风格中迷失的杜琪
峰空有一番野心,再无能力打造经典电影,在显示着杜琪峰、韦家辉作品的屏幕上我们只能
看到失望,零乱和恶搞有理由让我们怀疑他的创作心态和能力。 

2002年杜琪峰拍的四部电影:《钟无艳》,《暗战2》,《瘦身男女》,《全职杀手》。《
暗战2》是一部失败的续集,《钟无艳》是一部贺岁喜剧,这部电影唯一可看之处是梅艳芳
的反串齐宣王,其他乏善可陈。这完全是一部恶搞的快餐式电影,除了一些被香港用尽了的
搞笑桥段外,《钟无艳》没有忍何新鲜之处,制作简单而粗糙,明显是用明星堆砌的大路作
品。《瘦身男女》起用了《孤男寡女》中的刘德华和郑秀文的组合,这部戏比不上《孤男寡
女》好看,完全靠刘德华和郑秀文、日本拍摄、主角变丑来吸引观众,而给刘德华和郑秀文
增肥是其中最大的噱头,其实这部电影除了这个噱头几乎一无是处,包括故事、演员的表演
,导演的手法等,既使给刘德华和郑秀文增肥这个全片的重中之重也是失败,特技非常之假
,肥胖的身躯就像塞进了棉花一般的简单,完全不像是花了钱费了工夫做出来的。《瘦身男
女》基本上是一部恶俗的烂片,2003年的《大只佬》同样有刘德华大快头特技,明显比《瘦
身男女》要诚意地多。如果说《瘦身男女》只是骗观众的话,而《全职杀手》可以说是杜琪
峰一个失败的尝试。《全职杀手》里可以看出杜琪峰的野心,而他也曾大话说那此片冲击奥
斯卡,既使只是一种宣传手段也同样证明了杜琪峰对这部电影的重视。 

《全职杀手》的故事算是老套了,尽管彭浩翔的原著大卖于香港街市。两个杀手之间的战争
应该在史泰龙的电影《刺客战场》就体现过,比起《刺客战场》,《全职杀手》更多的的玩
了很多花活,徒增华丽。同时,有人认为在《全职杀手》有模仿王家卫之嫌,使得杜琪峰的
这部电影在风格上更显迷离,实际上,杜琦峰这部电影完全没有鲜明的风格,完全是银河银
像早期风格中酷的表像加上一点小聪明的模仿,同时也是最为紧要的是杜琪峰害怕电影叫好
不叫座所以竭力的在电影中添加商业元素。杜琪峰一直所想的的突破就是做香港电影的救世
主,企图拍出被人认可的新鲜风格的电影,同时又能在票房上成功,说白了,即是能够像当
年的的吴宇森和徐克那样风光。或许,他以为这并不算太困难,但他太高估自己了,能够在
拍出这种双赢电影并不像他想的那么容易,徐克的2001年的《蜀山传》可以说有着相当水准
,但没有达到当年的那种双赢才是他的《蜀山传》成为失败作品的原因。这一点,可一说是
杜琪峰的死穴,也是他一再在风格中迷失的最根本原因。杜琪峰一再失败时,2002年,刘伟
强和麦兆辉拍出了《无间道》,我想,这样的电影才是杜琪峰希望拍出的,但他做不到而已
。所以,当他要拿向(向华强)家的钱去拍黑帮史诗一样的电影《龙城歼霸》时,不由的人
不担心。《全职杀手》尝试失败后,杜琪峰和韦家辉彻底投降于票房,除了在编剧上的一些
小聪明外,杜琪峰2002年的电影全可取之处,而既使仅有的那点编剧也非杜琪峰之功。 

2002年杜琪峰的电影只有《呖咕呖咕新年财》和《我左眼见到鬼》两部喜剧片。杜琪峰在《
呖咕呖咕新年财》中拾起了王晶玩了二十多年的题材,当然玩不出什么花样来,本片纯玩国
粹麻将,当然意在搞笑,因为是贺岁片。同是贺岁片,《呖咕呖咕新年财》尚不如《钟无艳
》有趣,虽不致王晶当初赌片的恶俗,却少了王晶电影的酣畅。玩全靠刘德华、刘青云等杜
琪峰的看家明星露露脸,再加些皮笑肉不笑的剧情,这出戏显然是在玩弄观众。而《我左眼
见到鬼》显然是香港当时电影题材的跟风之作。2001年到2002年香港电影鬼片横行,《幽灵
人间》、《灵异异灵》、《大头怪婴》、《七号差馆》、《枕边凶灵》、《异度空间》、《
三更》、《热血青年》、《阴阳路》系列……而同时,爱情喜剧也再度滥殇,《玉女添丁》
、《有情饮水宝》、《同居密友》、《情迷大话王》、《这个夏天有异性》、《新扎师妹》
……盖因这两个题材对于香港电影人来讲轻车熟路容易操作同时也不必冒太大风险。杜琪峰
的《我左眼见到鬼》就是这两种题材的结合,名意上的出人意表其实仍是跟风,《我左眼见
到鬼》这样一部作品对于杜琪峰来讲,谈不上任何风格上的突破,像当年那些横行的鬼片爱
情片一样,很快会被人们忘记。而杜琪峰显然不像马伟豪那样以拍爱情轻喜剧闻名的导演,
所以,《我左眼见到鬼》只能让人遗憾。 

而《大只佬》则不同,杜琪峰很明显的企图在这部电影中找到一种商业和意味的契合点。一
方面,在《大只佬》中有着警匪片和爱情片这样的商业元素,而电影本身的悬疑也同样是杜
琪峰在商业性上的考虑,电影中最大的噱头就是用《瘦身男女》的原班人马来用特技将刘德
华包装成大只佬。而同时电影又有着杜琪峰精心设定的主题,“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
正是《大只佬》所极力宣扬的,这种寻找自我的命题贯穿了整部电影。不能不说这个主题有
点太娇情了,可以说“寻找自我”这样的一个主题不新鲜的,但不新鲜的却是永恒的,杜琪
峰的搞怪在于他用佛教思想来包装如此主题,这是《大只佬》最大的失败之处。基本上任何
人企图去解释佛教思想都会让人有“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的感觉,所以佛就直接说
:不可说。《大只佬》只所以前半部被人称道而下半部被人鄙病正是如此,不知道一个老套
的说教会给人们带了怎么样想法,我想就像张艺谋的《英雄》中最后那句“天下”一样,这
是个笑料。 

可见,在电影的主题上,杜琪峰根本没有任何创新,只是在香港一波一波的电影潮流中跟风
。跟风高志森的小人物闹剧主题,跟风吴宇森的英雄主题,跟风徐克的超现实主题,跟风马
伟豪的爱情喜剧主题…… 




商业:左右为难的迷失 

杜琪峰只所以一再在风格中迷失,不能拍出让人叫好叫座的类型片,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他在
商业上的考虑。可以说,真正能在香港电影中留下名字的大多是具有香港特色的商业片,商
业片能拍好是非常不容易的,就连拍出过《古惑仔》、《无间道》的刘伟强也拍过《蓝血人
》、《拳神》等被人骂烂的电影。真正能拍出叫好又叫座的的电影的也只有许冠文、吴宇森
、徐克、周星驰等人。而王家卫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异数,他能够在票房并不如意的情况下
找到最红最优秀的演员来拍他的电影,既使如此,当年的《阿飞正传》在票房一片惨淡之下
,其续篇也不得不停下来,直到十年后的《花样年华》王家卫才完成了那个60年代的回忆,
但无论如何,《花样年华》都不在是当年《阿飞正传》时的心境了,尽管它们有着千丝万缕
的关系。 

在电影圈呆了这么多年杜琪峰当然明白电影票房的意义,但于拍什么样的电影他依然没有一
个清醒的认识。他曾说,“我每拍一部电影前都会想,是为自己还是为观众而拍的。 为自
己拍的只有《枪火》,香港票房不好,观众不讲艺术只讲娱乐。”说这些话时是2001年,《
PTU》和《大只佬》还没拍出。按杜琪峰的话讲,就是拍电影分两种,一种是拍给自己的,
一种是拍给观众的。这似乎是一个很好的理由,拍的好的话则是拍给自己的,拍的不好的话
则是拍给观众的,这也是他区分商业与艺术的方法,比如《枪火》、《PTU》就是拍给自己
的,是艺术的,而《瘦身男女》、《向左走向右走》就是拍给观众的,是商业的。很显然,
杜琪峰把他票房低的电影归为了艺术的一类,这简直要让人得出好电影没人看的结论了,这
种概念的置换让杜琪峰显得很理直气壮,但却刚好证明了他的电影在商业上的迷失。 

其实像《枪火》、《PTU》这样的电影正是香港常见的商业片类型,《枪火》这样的黑帮片
只能说在某些技法拍出了一些不同,但电影中表现的江湖义气和黑帮之争正是香港传统黑帮
片的一贯情节,而《PTU》也和同样的,《暗花》、《真心英雄》这些电影更是不折不扣的
商业电影。问题是杜琪峰很难找到既叫好又叫座的结合,这才是他真正迷茫的地方。所以当
他或一味的跟风和搞噱头时,在外表的某些看似风光之下,其实并不算成功。以2003年为例
,杜琪峰导演的《大只佬》和《百年好合》都在本土票房前十之列,《大只佬》更是在《无
间道3》和《千机变》之后列第三位,《百年好合》则列第六。 

比起《无间道》的5千多万票房来讲,《无间道3》的3千万已经算很失败了,尽管阵容更为
强大,但毕竟是一部续集电影,强弩之末,可想而之。但既便如此,《无间道3》依然是去
年香港电影票房最好的一部,这当然是悲哀的。《大只佬》在香港备受推崇,但依然只得2
千6百万的票房,当然这只是一个数字。 

只是可见,《大只佬》的口碑并未给他带来多少票房,意即影评人眼里的给予《大只佬》的
种种赞誉并不能让观众买帐,观众们掏钱是去看刘德华的跟张柏芝的,而不是杜琪峰的。反
而《无间道3》则是导演之功,除了因为《无间道3》中的明星外,人们看《无间道3》还是
因为它是《无间道》的续集,《无间道》谁拍的,刘伟强和麦兆辉。非如此的话,没有大明
星的《无间道2》也能得到近2千5百万的票房?不敢相信《无间道》能该香港电影留下多少
回忆,但《大只佬》显然是尴尬的。杜琪峰意在能够在风格和票房上找到结合,按他的话也
许是一半拍给自己,一半拍给观众,但在风格上他已经失败了,一种爱情加说教的生硬拼凑
流露着杜琪峰的急功近利,结果是刘德华和张柏芝加上那身肌肉装为他赚来了票房,其他则
一无是处。随后我们将看到杜琪峰的《大件事》和《龙凤斗智》,大件事由任贤齐、陈慧琳
主演,《龙凤斗智》则由刘德华和郑秀文这对杜琪峰用惯了的演员主演。但我们不知道这将
是两部怎样的电影,但巷间传闻《大件事》中有一个史无前例的枪战镜头,而《龙凤斗智》
则将会在《枪火》和《PTU》间探索一种新风格,这其中分明有着杜琪峰想延续《大只佬》
那种熊掌与鱼兼得的想法。只是不只杜琪峰究竟能拍成怎样? 

无法说《百年好合》和《向左走向右走》了,《百年好合》显然是贺岁抢钱之作,爱情喜剧
拍得如此恶俗很难让人原谅,虽然取得了不俗票房,但还是败给了同是贺岁片的爱情喜剧《
幸运超人》。同样的,《向左走向右走》也在票房上败给了《地下铁》,这种爱情喜剧电影
,杜琪峰显然不如谷德昭(《幸运超人》的导演)和马伟豪(《地下铁》的导演)。这两部
电影顶多算是杜琪峰的平庸之作,迷失在商业之中,却未能像谷德昭马伟豪那样的认真探索
,可算失败。 

一直期盼杜琪峰能拍出一出好戏,即真正能够代表香港电影潮流的商业类型片,因为也许在
当今香港电影市道如此低迷之时,我们需要这样的导演和电影出现,我们希望杜琪峰有这样
的能力和眼光,但可惜的是,当刘伟强和麦兆辉已经拍出《无间道》的情况下,杜琪峰还一
在走在老路上,用这些劣作磨蚀着观众的钱袋和期待。明星有老去之时,如果当刘德华们也
像成龙(2003年电影《飞龙再生》在香港卖得7百多万的票房,尚不如蔡卓妍的《下一站天
后》)、周润发(2003年电影《防弹武僧》卖得不到4百万的票房,与《少年阿虎》接近)
那样的在香港失去市场时,杜琪峰还能安然的拍他的《PTU》(只得不到3百万的票房)吗?
 

其实当初杜琪峰也和周润发一起合作出叫好又叫座的电影,1988年的《八星报喜》和1989年
的《阿郎的故事》都曾使杜琪峰和周润发名利双收。但在当时周润发如日中天而同时香港电
影极其繁荣之时,无论爱情片还是喜剧片杜琪峰只算是适当其时而已,既使这两部电影有他
一定的位置,但在杜琪峰当时盲目的跟风,完全迷失于商业之中时,这两部作品对于他讲就
没太多的意义了。像王晶那样执着,杜琪峰尚且做不到,王晶跟周润发合作即是《精装追女
仔》、《赌神》,跟周星驰合作即是《整蛊专家》和《鹿鼎记》,完全的王晶式恶搞风格,
很明确的商业目光。 

杜琪峰自己也曾说过,“未成立自己的公司之前,我不清楚自己的拍摄路线,没为定位,主
要考虑的是票房。直至1994年之后才考虑自己是否真的只为票房而拍摄。当我把电影视为我
的终身职业的时候,我就确立了自己的路线。”这句冠免堂皇的话把我们拉到了他的银河映
像。之前我们讲,真正银河风格的另类电影只有《一个字头的诞生》和《两个只能活一个》
 这两部电影,而这两部都不是杜琪峰拍的,他拍的《十万火急》、《真心英雄》、《枪火
》、《暗战》等电影都是不折不扣的商业片,包括他监制的《恐怖鸡》、《暗花》等电影也
属此类。可以说,在银河映像早期,杜琪峰在偶有放手拍一些另类电影之外,大多还是在研
究如何在票房和风格上双赢的路子上,无论《暗花》的悬疑警匪片模式,还是《枪火》的黑
帮群戏模式,都是在香港固有的电影类型上借鉴国外商业片之作。但很显然,杜琪峰走错了
,他没有估到当时的形式和香港电影的固有商业准则。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对香港经济的影响非常巨大,许多人都因此而负资产,香港电影正是在
这种情况下开始明显低迷的,而这个时候也正香港回归之时。杜琪峰在吴宇森、周润发、成
龙离港去美国发展,徐克、王晶、周星驰等人创作渐缓时成立银河映像,创作新的品牌,探
索一种商业电影模式本来是很好的机会。但好机会下,未必有好成绩。 

银河映像走的新型警匪片模式,在1996年韦家辉的电影《一个字头的诞生》和游达志的电影
《两个只能活一个》中这种情况还未十分明显,但电影中已经流露出了银河的风格和警匪、
套路,很明显,这是和以往的香港警匪片不同的。如果说这两部电影还是尝试,电影中不免
存在着像某些电影模仿和自身的实验色彩外,那么,电影《暗花》就非常的清楚了,暗花可
以说是典型的银河风格警匪片,电影无论在编剧上、音乐上都借鉴西方的警匪片,完全逃离
了香港固有的警匪片风格,当然,最重要的是电影不在是传统香港警匪电影的那种宣扬义气
的主题了。之后的《枪火》、《暗战》、《非常突然》等电影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这种风
格。 

但银河风格的电影都有着强烈的宿命观,无论在画面上、音乐上还是主题上,这种宿命观在
大形式上难免使电影流露着悲观气息。《暗花》中无处闪躲的宿命让人有着逼仄的压迫感,
电影中的黑暗让人感受世界的捉弄和无助,而《一个字头的诞生》中的花开两枝同样是对人
生的黑色嘲弄,而《两个只能活一个》、《暗战》、《枪火》中流露着希望的表象同样衬托
着绝望着,香港这个城市在银河映像的警匪片中表现的是绝望的气息,而在金融风暴之下的
香港,这很显然是不合适宜的。尽管有像《一个字头诞生》这样具有实验色彩的电影,但银
河映像总体是在探索一种新的商业电影模式的情况下,杜琪峰无疑走错了,这种失败使得杜
琪峰不得不放弃本可以创造潮流商业电影的机会,再度陷入跟风以追求票房的电影拍摄中,
直到《大只佬》再度探索的再度失败。 

同时,而且我们很难相信银河映像的这些电影并非意在商业上,首先电影中的商业片模式非
常明显,只是在包装上的风格略显新意,真正思考97现象的电影应该陈果的《香港制造》和
王家卫的《春光乍泄》,或者再包括关锦鹏的《愈快乐愈堕落》。所以真正在国外一些奖项
上受关注的也是这些电影,而非杜琪峰的这些商业性质的制作。 

我们来看一下这些电影的票房,《一个字头的诞生》是315万,《两个只能活一个》是171万
,《恐布鸡》是48万,《暗花》是956万,《暗战》是1465万,《枪火》是461万,《再见阿
郎》是381万,《真心英雄》是679万。票房唯一超过千万的电影是《暗战》,但对于如此制
作如此明星而言,这样的票房仍是差强人意,同是1999年王晶导演的刘德华的电影《黑马王
子》和《赌侠大战拉斯维加斯》都超过了《暗战》的票房,客观的讲,《暗战》无论在投入
上还是制作上都要比这两部电影强,但面对已风光不在的王晶,在票房上,杜琪峰仍败了。
同样黎明的《暗花》也败给了《玻璃之城》和《恋爱新世纪》。同样是任达华主演的电影,
《非常突然》也输《濠江风云》太多(两片都在澳门拍摄)。 

可以说,杜琪峰的失败正是他在商业上的迷失,尽管在演员的选择上这些电影都不乏在票房
和演技上都上佳的人选。刘德华、梁朝伟、黎明、刘青云、吴镇宇等人都可以算是香港最好
的演员,但都不能挽回杜琪峰的失败。而同时,杜琪峰也没有让这些演员有太大的突破。 

不错,刘德华因《暗战》获得了当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但相对于同年的《爆裂
刑警》的吴镇宇等人来讲,刘德华的获奖并非实至明归。而被称为杜琪峰御用演员的刘青云
更是没有得到任何肯定,甚至连当年《新不了情》的文艺气质也消失无踪,直到去年尔东升
再度出山才看出了写许当年刘青云文艺青年的气质。在刘青云被杜琪峰用伤之时,被王家卫
重用的梁朝伟却风光无限,获奖无数。在对演员的培养上,杜琪峰的失败之处还在于对新演
员的起用上,王晶善于捧新人众所周知,周星驰一部电影捧红张柏芝自然是佳话,而马伟豪
也先后将杨千桦和蔡卓妍捧红,杜琪峰呢?我们经常在杜氏电影出现的黄卓玲至今大家仍很
陌生,非常有气质的蒙嘉慧在《暗战》和《真心英雄》中出现后也没有走红,最倒霉的是英
俊的黄浩然,如果交给别的导演的话,我想他早红了,但可惜的是,在杜琪峰电影中出现过
无数次后,黄浩然仍是半黄不黑,想想陈冠希、余文乐因一部《无间道》而迅速走红的的例
子,我们不难做出对比。如此可见杜琪峰在商业上的失败。 

杜琪峰在风格上的迷失和在商业上的迷失是分不开的,而且在风格上的迷失和在商业上的迷
失导致杜琪峰的电影在艺术上和商业上都没有成功。杜琪峰从来没有对自己的电影风格和商
业意像有着清醒的认识,更别说将两者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吴宇森、徐克、周星驰那样的香港
电影神话了,就算王晶、王家卫这样的各有缺陷的导演对香港电影的影响都强过杜琪峰。如
果说以杜琪峰这样的导演而在香港电影只手遮天的话,这或许正是香港电影持续低迷的原因
。这,不可能是香港电影的方向。 

========== * * * * * ==========
作者: bonbon 标题: Re: 杜琪峰电影批判
昵称: bonbon 来自: 192.168.*.*
经验值: 26729 发贴时间: 2005年03月06日 18:37:26 (UTC +08:00)
等级: 登峰造极 长度: 16字
赞!回头接着看!
========== * * * * * ==========
作者: felixhan 标题: Re: 杜琪峰电影批判
昵称: 乱窜的猫咪 来自: 61.170.*.*
经验值: 4322 发贴时间: 2005年03月08日 22:08:23 (UTC +08:00)
等级: 对答如流 长度: 133字
so long,没耐心仔细看

--
 我上窜下跳,我好吃懒坐,我喜欢睡觉,我喜欢吃饭,我喜欢洗澡。我喜欢加菲,我喜欢F
ELIX,我还是最喜欢我自己。


========== * * * * * ==========
作者: qianliqiang 标题: Re: 杜琪峰电影批判
昵称: 达摩铃木 来自: 218.83.*.*
经验值: 30 发贴时间: 2005年03月14日 22:40:14 (UTC +08:00)
等级: 新手上路 长度: 90字
艺术不能当饭吃不能当钱花
银河走商业路线是没办法的啊
只要还有好片子,就是烂片再多点也无所谓
========== * * * * * ==========
作者: wistar 标题: Re: 杜琪峰电影批判
昵称: 剑之心*终日乾乾 来自: 202.120.*.*
经验值: 23334 发贴时间: 2005年03月15日 09:22:44 (UTC +08:00)
等级: 登峰造极 长度: 374字
香港的文化本来就是半中半洋,做得好点的是中西合璧,做得差点的就是中西拼凑,可不管
怎样都是借势而起,真正不落窠臼自出机杼的大师又能有几个,杜琪峰之流只能在夹缝中寻
求一点平衡,恰逢萧条之时,做成现在这样就算是不错了。
PS:好像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了,连真正静下心来读篇长文的时间都没有了,这样快节奏的
生活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吗?

--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 * * * * ==========
每页条 |◀ ◀ 第/1页 ▶ ▶|
Top

| 用户注册 | 密码重置 | 在线用户 | 常见问题 |

Copyright © 2001-2025 枫林在线(www.FengLin.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时间显示基于用户时区设置:Asia/Shanghai (UTC +08:00)
页面运行使用35.6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