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年 生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23日 14:23 北京日报
1953年2月28日中午,剑桥大学的两位年轻的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詹姆斯・沃森
步入老鹰酒吧,宣布他们的发现:DNA是由两条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
这家著名的酒吧位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斜对面,酒吧的标志是一只展开翅膀的老鹰,英
文名字就叫TheEaglePub。现在酒吧门口专门有一个介绍这段历史的牌子。当时沃森和克里
克在剑桥大学非常普通,甚至有些不得志,沃森才25岁,克里克也不过37岁。他们甚至连一
个正式宣布成果的场合都很难找到,到酒吧宣布如此伟大的一项发现总给人一种滑稽的感觉
,幸好剑桥人的素质很高,当时并没有人把他们当成疯子轰走。沃森和克里克成名后,他们
出场做报告都受到隆重接待,只不过他们讲解和宣布的内容再没有像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这
么重大。
物理学家的小册子《生命是什么》开拓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广阔领域 DNA双螺旋结构的
发现得益于一本科普小册子《生命是什么》,它的作者是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奥地利物理学
家薛定谔(1887年-1961年)。
长期以来,人们从许多初步实验中发现生物体之间的遗传性是由一个因子决定的,但一
直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因子在决定这一现象。在20世纪上半叶,很多物理学家把目光投向了生
命现象,希望能从物质层次揭示生命的奥秘。1944年薛定谔出版了《生命是什么》的小册子
,用通俗的语言阐明了用物理学的新观点研究生命现象的重要性,他从生物学已有的研究成
果中引申出许多新的课题,如遗传信息是怎样编码等,认为最终要靠物理学和化学方法研究
解决。
《生命是什么》的出版,在年轻的科学家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从思想上唤起生
物学革命的小册子。正在剑桥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克里克深读了这本小册子之后,从
中品味到生物学广阔的领域需要物理学家参与共同开拓,他深信用自己掌握的物理学知识有
助于生物学的研究,便毅然转向了生物学。无独有偶。美国青年学者沃森(1928年-)也受《
生命是什么》的影响,从书中悟出联结原子、分子与生命本质之间的关键因素是基因,预言
能解开基因携带遗传信息的化学物理密码的人将成为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当时,生物学家开始自由地用基因这个词,表示基因学信息的最小单位这个概念,但他
们还不知道基因究竟是什么。1951年的秋天,沃森在剑桥大学首次遇见了克里克。他们两个
一拍即合,相见恨晚,立即开始合作,决心搞清楚什么是DNA。1953年初,沃森和克里克受
到伦敦大国王学院科学家成果的启发,沃森回忆道:“突然间,我脉搏加快,思如泉涌,眼
前出现了一幅画面:DNA的结构要比许多人想象的简单许多,它应该是螺旋型的。”
不过,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一发现在公众中并没有引起重视。1953年4月25日英国《自然
》杂志发表了这一成果。20天后,他们所在的剑桥大学卡文迪研究室主任劳伦斯布拉格爵士
在一个演讲中提到了这个发现,被媒体报道,这才引起公众的关注。在这一成果问世50周年
之际,很多国家在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媒体也利用这一机会开展科普工作。不过,关于这一
成果的生日是1953年2月28日还是4月25日仍有争论。按照国际学术界惯例,一项成果必须经
过同行评审后在学术杂志上正式发表才能被视为正式宣布,这样做为的是防止有人钻空子随
便宣布获得重大成果造成混乱。因此,尽管沃森和克里克2月28日就在老鹰酒吧宣布了这一
成果,但包括英国官方机构在内的很多机构把今年4月25日作为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庆
祝日。
双螺旋结构之母是未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罗莎琳德・富兰克林
1962年,沃森和克里克与莫里斯・威尔金斯一起因为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赢得了诺贝尔
奖。威尔金斯的贡献在于为沃森和克里克的发现提供了实验证据。不过,今年3月我在剑桥
国王学院参加活动时,主办方的英国文化委员会一位新闻官正式发表了演讲,在介绍到DNA
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纪念活动时,她激动起来,大声地说:“我们不能忘记罗西,她在发
现DNA双螺旋结构过程中做出了主要贡献,应当获得诺贝尔奖!”
这是科学史上的一桩著名公案。罗西是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一名女科学家,全称为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1920年-1958年)。在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过程中,沃森所说受到的最关
键的启发就是基于富兰克林的成果。
富兰克林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实验科学家。她用X射线衍射DNA晶体得到了影像,从而分辨
出了这种分子的维度、角度和形状。她发现DNA是螺旋结构,至少有两股,其化学信息面朝
里。这已经非常接近真理。不过,富兰克林非常有个性,经常对人进行直言不讳地尖锐批评
,沃森和克里克也尝过她的苦头。此外,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学术界排外思想严重,因此
富兰克林作为一名犹太人,一个女人,再加上脾气率直,自然不被学术界所包容。因此,19
62年,沃森和克里克获得诺贝尔奖时发表演说根本没有提到她。而本应属于她的荣誉落到了
她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对手威尔金斯身上。沃森在1968年出版的《双螺旋》一书中,透露
了威尔金斯曾偷偷复制富兰克林的研究成果并提供给他,其中就包括了现在众所周知的她证
明螺旋结构的X射线图像。如果没有富兰克林的X射线成果,要确定DNA的螺旋结构几乎是不
可能的。由于长期受X射线的影响,1958年富兰克林因卵巢癌去世,享年37岁。沃森和克里
克早先一直没有承认她对DNA贡献的真正原因是,他们根本没有告诉她,他们用了她的研究
成果。沃森最后满怀感情地写道:“现在有必要阐述一下她所取得的成就……我与克里克都
极为赞赏她那正直的品格和宽宏大量的秉性。只是在多年之后,我们才逐渐理解了这位才华
横溢的妇女。她为了取得科学界的承认进行了长期的奋斗,而这个世界往往把妇女仅仅看作
是研究工作之余的一种消遣玩物。在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垂危时,她没有叹息和抱怨。直到去
世前的几个星期,她还在不遗余力地从事着高水平的工作。富兰克林这种勇敢的精神和高贵
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沃森今天说:基因隐私和基因歧视是基因研究和应用面临的两个严重问题
沃森和克里克现在很少露面。今年4月14日中午,在美国华盛顿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完成
发布会现场,美国联邦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项目负责人弗朗西斯・柯林斯博士隆重宣布,人
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当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
之一詹姆斯・沃森来到华盛顿发布会现场时,这位头发花白的资深科学家立即引起与会者的
关注和欢迎。沃森在发布会上回顾了基因研究的历史,并指出基因隐私和基因歧视是当前基
因研究和应用领域面临的两个严重问题。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使分子生物学得以诞生。50年来,生命
科学和生物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图谱和水稻基因组图谱先后绘制成功,继1996年克隆
羊多利问世后,各种克隆动物纷纷诞生,而一些转基因动植物也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这一
系列重大成果是人类献给新世纪的一份厚礼,标志着生命科学又向纵深迈进一步,它将推动
基因组测序工作、功能基因的研究和基因技术的应用,从而推动整个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将
对科技发展、经济发展以及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此外,以包括人自身为对象的生命科学
研究,给人类的未来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在迎接生命科学不断取得的新突破的同时,如何充
分考虑到这些突破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它们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已成为新世纪之初摆
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课题。
~~~~~~~~~~~~~~~~~~~~
※作者已于 2003-04-26 10:55:57 修改本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