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在线>>枫林视点>>讨论区 [快速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ocus/SARS/SARSsisuo/(非常思索)
[52673] 主题: 照顾医护人员子女恰恰是公平的体现
作者:  标题: 照顾医护人员子女恰恰是公平的体现 [转载]
昵称: 二当家 来自: 218.79.*.*
经验值: 1907 发贴时间: 2003年04月27日 19:28:42 (UTC +08:00)
等级: 小有作为 长度: 2136字
  近日看到一些言论,批评中国人民大学决定特招“非典”医护人员子女的做法,认为这
不公平。而我以为,这种追求绝对公平的观点,于情于理都讲不通。 

  先说情。恰好本报23日刊登了一个北大学生的来信,这位同学的父母都是医生,在同一
家医院工作,而这家医院被指定为“非典”专门接收医院。于是父母把她叫回家,安排今后
一段时间的生活。在饭桌上,父母还为抢着去发生了争执,因为医院规定,双职工可以只去
一人。这位同学当时就嚷出来:“无论你们谁染上,咱们这个家就要完了,你们谁也不许去
!”她甚至建议父母辞职不干了。但是母亲对她讲:“我和你爸爸这么多年的夫妻了,谁去
都不放心……所以叫你回来之前,我们已经决定了,两个人都去。” 

  这就是发生在一个普通医护人员家庭的故事。我不知道,各位持批评态度的先生,读了
这封信,还要不要坚持绝对公平的观点? 

  这位同学在信里说:“我的心就像被刺破一样,我不相信我的家有一天会面临这种生死
抉择。” 

  真的,各位先生啊,与生死抉择相比,能上哪所大学又算得了什么!我们不妨换位思考
一下,如果您是一个高三学生,您是否希望做医生的父母去治疗“非典”病人,从而为你换
得一纸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关键在于,那些家庭都是别无选择的啊!医生的职业道德,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临阵脱逃
。而他们的子女,健康甚至生命受到的威胁,又岂是寻常人家可比。 

  说完情,我们再说理。判断一件事是否公平,我以为主要应该从制度上看。先贤说过:
制度的不公平,才是最大的不公平。那么,这是教育部的决定吗?不是,只是一所高校自己
的决定,与国家政策无关,更与普遍公平与否无关。退一步从一所高校的角度来看,人大的
这个决定,到底是制度意义上的,还是仅仅作为权宜之计?其实,从这个决定的适用对象就
可以看出,它仅仅是一种权宜之计。因为“非典”终会被战胜,不可能今后年年面临今天这
个局面。当疫苗或者特效药研制成功,“非典”就很可能“降格”为一种普通疾病,至少不
会继续威胁医护人员及其家属的生命安全。那时候,如果人大意思表达无误的话,这个照顾
政策将不再实行。 

  当然,既为权宜之计,必然存在某种倾斜或者照顾的成分。在“非典”事件中,此举就
是为了鼓舞医护人员的士气,解除其后顾之忧(针对那些子女即将参加高考的家庭)。据说
很多人对美国推崇备至,那么我们不妨看看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是怎么做的。开战后,美国
政府明确表示,牺牲的外籍美军官兵,可以追授美国国籍。按说人死不能复生,当不当美国
人又有什么区别?有,因为这些人都有老婆孩子,他们能不能做美国人,其中的差别不用我
来
========== * * * * * ==========
作者: waterh2o 标题: RE:
昵称: maomao 来自: 61.129.*.*
经验值: 3680 发贴时间: 2003年04月27日 20:54:41 (UTC +08:00)
等级: 对答如流 长度: 168字
其实对于奋战在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应该有更好的鼓励和奖励措施,这算不了什么。
~~~~~~~~~~~~~~~~~~~~
 天下最笨的猫在这里!因为她既怕老鼠又不爱吃鱼。

~~~~~~~~~~~~~~~~~~~~

========== * * * * * ==========
作者:  标题: RE:
昵称: 冥想星 来自: 218.79.*.*
经验值: 1 发贴时间: 2003年04月29日 09:02:30 (UTC +08:00)
等级: 新手上路 长度: 204字
对于医务工作者,我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尤其对于工作在抗非典第一线的,我更是怀有崇
敬的心情。这是生与死的抉择,当看见他们所得到的所谓的一点点“报酬”(我们暂且这么
称谓吧),是否考虑过这与他们的付出成比例吗?
========== * * * * * ==========
每页条 |◀ ◀ 第/1页 ▶ ▶|
Top

| 用户注册 | 密码重置 | 在线用户 | 常见问题 |

Copyright © 2001-2025 枫林在线(www.FengLin.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时间显示基于用户时区设置:Asia/Shanghai (UTC +08:00)
页面运行使用29.1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