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在线>>枫林视点>>讨论区 [快速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Study/ketang/(课堂内外) |
[74898] 主题: 花一个通宵读The Double Helix,随感~ |
作者: KID_1412 |
标题:
![]() |
|
昵称: 无知・微笑型抑郁…… | 来自: 218.78.*.* | |
经验值: 70090 | 发贴时间: 2003年07月22日 15:06:55 (UTC +08:00) | |
等级: ★★☆☆☆ | 长度: 2434字 | |
![]() |
The Double Helix 也就是《双螺旋》 记载DNA双螺旋分子发现全过程的个人经历 作者是詹姆斯・沃森 原本没想到会看一个通宵 只是,书一沾上手就放不下来了 遥想着1953年25岁的沃森和37岁的克里克 在屡屡被行家们否定,碰壁,置之不理的时候 在一个绝对算不上专业的领域 寻津问径,横冲直撞 以至于DNA的分子式终于被两个当时的无名小辈拔得头筹 ――恩,读这样的经历,会不由自主地想起Matrix里那个胆大妄为的黑衣小子 寻找真理的方法,可以有许多种吧 正统的途径,是深厚的专业学科功底+长期不懈的努力 而沃森和克里克,一个是曾经的物理学家,一个是初出校门的小伙子,却像游侠似的从天而 降,左右逢源――富兰克林的X衍射图片;鲍林的搭模型方法;莫里斯的研究基础;卡文迪 许实验室的技术条件……虽然不是权威,但是可以模仿权威;虽然没有基础,但是可以借鉴 和学习。别人可以不服气,但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思路是原创的,虽然大家都说这两个年 轻人是“站在巨人的脚指头上”,但是不得不心悦诚服! ――这真叫酷~ 这本书的语气,与印象中的科学传记那种平实的,有时候甚至让人昏昏欲睡的语句完全不同 正像前言中写的,是一种“诚实的自豪”(骄傲就一定会让人落后吗?) 卡文迪许实验室的负责人布喇格爵士在序言中说:“书中所涉及到的人必须以一种宽容的精 神来阅读此书”――因为沃森有时候说话太刻薄了;但,“书中给人留下的鲜活和率真印象 是实质上这部书吸引人的地方”。沃森在书里把罗莎琳・富兰克林描绘得古板,傲慢,脾气 又坏,随后在后记中真诚的悔改了(说明这是“错误印象”并补充了她的成就)。由此反而 可以窥见科学家孩子似的的率真和坦诚,读者或许会会心一笑呢。 ****************** 整一个通宵看书,时不时会想到自己,想到所在的医学院 有些死板,有些郁闷,有些压抑,有些拘泥 ――做学问的道路就只能这样吗? 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少了些什么呢? 沃森在前言中写道: “我希望本书能够表明 科学很少像外行想象的那样 完全按照合乎逻辑的方式进行 相反,科学的进步(有时则是倒退), 常常纯粹是人为事件 其中,个性及文化传统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为此,我试图再现当时对有关事件和人物的最初印象 而不是根据DNA结构发现之后我所知道的一切作出评价 后者或许更为客观,但无法真实地反映出一种冒险精神 这种冒险精神的特征体现为年轻人的狂妄 以及所发现的真理应该是简单和美的……” |
|
========== * * * * * ==========
|
作者: peloponnese |
标题:
![]() |
|
昵称: peloponnese | 来自: 211.144.*.* | |
经验值: 2637 | 发贴时间: 2003年07月22日 16:11:27 (UTC +08:00) | |
等级: 对答如流 | 长度: 730字 | |
![]() |
惭愧! 我能花一个通宵读的书只有武打和言情 一则白天不敢拿出来、二则情节调了胃口、三则迷迷糊糊之中也能读懂 正经的闲书只有在功课紧张的时候才能拿得起、放不下 还记得高二语文阅读课兴冲冲跑过几排书架到“科学技术”下面找到这本书,好像还是科学 出版社的老版本,薄,小开本,略有些旧――符合我选书的标准 顺手牵了一本拓扑学,没看下去 现在记得的只有沃森自称他化学不好、还有最初研究课题是细菌交配这样无关紧要的内容 但我得承认这是一本可爱的人写出来的可爱的书 同样可爱的书还有一个俄罗斯人写的《趣味物理学》 一个美籍俄裔人写的《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实事和臆测》 在科学的世界里我永远只能做一个门外汉 买椟还珠还沾沾自喜 可是,盒子本是漂亮东西 门外也有门外的风景 ~~~~~~~~~~~~~~~~~~~~ ※作者已于 2003-07-22 16:13:59 修改本文※ ~~~~~~~~~~~~~~~~~~~~ |
|
========== * * * * * ==========
|
作者: lochy |
标题:
![]() |
|
昵称: 妖又何妨妖 | 来自: 218.78.*.* | |
经验值: 451 | 发贴时间: 2003年07月22日 22:06:39 (UTC +08:00) | |
等级: 白手起家 | 长度: 510字 | |
![]() |
庆祝53周年,刚好看见这首诗,借花了: 遗 传 托马斯.哈代 我是人类共同的脸 在这无尽的世界里 时间流逝 斗转星移 肉体腐烂 我却永在 保留儿女的性状和痕迹 我的轮廓 声音 眼睛 却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沧海桑田 万物变迁 我还是我 人类永恒的东西 永远也不会消亡 ~~~~~~~~~~~~~~~~~~~~ 当我决定时,才发现暮色已苍茫,所以,我只能够沿着这条路一直向前…… ~~~~~~~~~~~~~~~~~~~~ |
|
========== * * * * * ==========
|
作者: sunyirui |
标题:
![]() |
|
昵称: Soso | 来自: 61.172.*.* | |
经验值: 2305 | 发贴时间: 2003年07月23日 12:00:58 (UTC +08:00) | |
等级: 对答如流 | 长度: 152字 | |
![]() |
考试前通宵看书,平时通宵打游戏:) ~~~~~~~~~~~~~~~~~~~~ 山中无老虎,Soso称大王! |
|
========== * * * * * ==========
|
作者: bebyond |
标题:
![]() |
|
昵称: bebyond | 来自: 218.78.*.* | |
经验值: 3640 | 发贴时间: 2003年07月24日 09:31:15 (UTC +08:00) | |
等级: 对答如流 | 长度: 867字 | |
![]() |
“一本可爱的人写出来的可爱的书”
――同意这句话
科学研究其实也可以很有个性
=============================
peloponnese在其大作中写道:
惭愧!
我能花一个通宵读的书只有武打和言情
一则白天不敢拿出来、二则情节调了胃口、三则迷迷糊糊之中也能读懂
正经的闲书只有在功课紧张的时候才能拿得起、放不下
还记得高二语文阅读课兴冲冲跑过几排书架到“科学技术”下面找到这本书,好像还是科学
出版社的老版本,薄,小开本,略有些旧――符合我选书的标准
顺手牵了一本拓扑学,没看下去
现在记得的只有沃森自称他化学不好、还有最初研究课题是细菌交配这样无关紧要的内容
但我得承认这是一本可爱的人写出来的可爱的书
同样可爱的书还有一个俄罗斯人写的《趣味物理学》
一个美籍俄裔人写的《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实事和臆测》
在科学的世界里我永远只能做一个门外汉
买椟还珠还沾沾自喜
可是,盒子本是漂亮东西
门外也有门外的风景
~~~~~~~~~~~~~~~~~~~~
※作者已于 2003-07-22 16:13:59 修改本文※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2001-2025 枫林在线(www.FengLin.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时间显示基于用户时区设置:Asia/Shanghai (UTC +08:00)
页面运行使用30.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