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往往根据认证来快速界定求职者的技术水平,随之而来,舍得花精力、花钱考
认证的人急剧增加,而各种IT认证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一些人认为证书“水了”;但
是也有人认为,一张“牛”的证书,确实是找个好工作的敲门砖,认证究竟能给人带来什么
、带不来什么?记者带着这个疑问采访了一年前获得CCIE (Cisco Certified Internetwork
Expert 思科认证网络专家)认证的李津。
在2年前,不少人对CCIE十分狂热,现在, CCIE不再象征着那么多财富,人们对它也冷
静了许多。对于一些考CCIE的人来说,其实是希望对自己有一种肯定,也就是对自己有个交
代。李津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参加CCIE考试的。
记者:您认为认证和培训能给人带来什么、不能给人带来什么?
李:主要是带来机会和改变。通过参加培训班学习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了解一些新的
想法,产生新的思路从而获得更开阔的视野。我非常重视在参加培训过程中尽量与更多的人
有更深入的沟通,由于参加同样的培训,这一人群往往有相似的职业经历,在今后的工作中
也可以互相交流,带来一些不可预知的机会。不可否认,有一纸认证确实能起到敲门砖的作
用,去年年初,我刚刚考过CCIE没几天,正巧碰上中国电信招CCIE,当时有很多CCIE来面试
,我通过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接手比较大的几个工程,我的实力得到认可,才有了现
在的岗位。
但是,认证并不能交换到高薪,在我认识的人当中,同样是获得CCIE认证的人,能力差
别很大,薪水差别也很悬殊。
记者:认证对您的工作有帮助吗?
李:在中国电信工作的这一年多里做了几个比较大的工程,比如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拆
分,中国电信的扩容,还有中国电信的北方十个城市的重建。
我的工作主要是路由和网络的设计,CCIE正好是关于路由和交换的培训。我所学到的可
以在我的工作中应用,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一定
的水平,得到了来中国电信这个中国最大的网络群工作的机会。我到这里工作可以说是学以
致用。
具体说,电信拆分的过程就是把北方的十个省划归网通,南方的21省划归电信,要把一个网
络拆成两个,这之间业务不许断,用户不许丢,相应的整体性能不许下降。从一变成二,这
个过程是一个非常大的调整。就是说主控原来是一个,现在要变成两个,但是终端用户不会
感觉有什么不同。不能有任何性能上的变化。
首先,有很多准备工作,然后在一个晚上大致用了3个小时拆分。这中间上网的人有的
在玩游戏,有的在看新闻,中间是不能断的。参与这项工作的有4个方面的人:中国电信、
中国网通以及各省公司的人,我们是属于集成部门,由我们来操作。一共约20人完成这个工
作。
记者:可以具体说一下当时是如何准备考试的?考试的情况如何?
李:我曾经在天津大学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做过讲师,也做过很多学校的网络项目和省网
的项目,有较多的实际经验,用大半年的时间作了考试准备。
以前CCIE要考两天的,现在就考一天,八个小时。是一套英文原题。主要是针对几种不
同的路由协议出题。给考生几台真实的路由器,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并达到
要求的性能和相应的参数。如果这些相应的要求你都实现了,还会出一些其他的问题,考你
的相关知识,路由知识、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业务。题目中会有一些陷阱,如果一些英文小
知识你不能很清晰地了解其含义,就可能会错。
题做完之后,就搭成了一个完整的网。所以如果通过了考试,路由交换及相关的业务都
会达到一个相应的理解程度。题目难度非常大,时间也很紧,而且要英文原文的理解能力准
确,这都是需要平时的积累和实践总结出来。如果出现一个没接触过的题目,就要从文档中
找出答案。就是看你能不能通过学习快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CCIE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
重视学习过程。考到80分就可以通过了。在北京是六个人一个考场。
记者:现在有不少这样的网站,就是你给他多少钱,他就帮你得到相应的认证。你是怎
么看待这些的?
李:认证能给你多一些的机会,如果只有认证而没有相应的能力来表现自己,一样是不
行的。在学习班,可以得到老师的帮助,通过半年的学习,你可以把人家花很多时间积累出
来的东西用很短的时间学到。
有价值的认证还是很多的,主要是看你是不是真正的需要。像Sun的Java认证和Oracle
的数据管理员认证等,都是国际上比较好的。认证可以给你以后的生涯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
东西。
记者: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的老师的情况怎样?
李:1998年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刚进入中国,第一批就有天津大学,我当时在天津大学网
络中心做工程师,有了学习机会,很快发现思科的东西非常新颖。从2000年到2001年,这是
中国校方接受的一个过程,正好也是IT普及推广的时候。
我们第一批老师,是从比较好的学校里挑出来的,老师基础比较扎实。也是接受思科教
育最彻底的一批。几乎所有的思科培训班都上过,由外籍教师授课,潜移默化,改变了一些
原来根深蒂固的习惯,包括一些考虑问题的思路。以前,你可能觉得这么做很方便就这么去
做了,老师会告诉你这么做是最快的,但不是最好的,对于客户来说不是最安全的。
以前我认为网络就是网络,很难意识到要去学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了解到电
的知识同样要懂,因为电直接影响到设备,包括对数据信号的影响。会学到很多关于实际施
工的经验。给我的触动很大。这些知识并不是非常新,但是以前没有人意识到。
第一批老师培养出来,由他们培养第二批老师,所以第二批也很快地培训出来。如此不
断发展。经过一年多,国内有了一百多家思科网络技术学院。这是一个普及的过程,网络的
普及很重要。 (完)(赛迪网-中国计算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