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科5病房
06.9.4星期一
儿科医院并非初来乍到,破旧不堪是我对其最初的印象。门诊间的嘈杂脏乱是我在去年寒假
做导医时就领教的,这次转战到内科病房,不知道又能有怎样的见识。
我们要在儿科医院待3各礼拜,胸牌上写的是“见习医生”,见习医生就是“只能看,不能
摸;只许听,不能说”,也就是医院里面的隐形人,大医生不把我们当回事,在家属面前我
们也不能是那回事。
早晨8点来到内科5楼病区的办公室报到,工作人员仿佛都很忙,被驱来赶去好久,才被老总
(总住院医生)分派了组别,我跟着内分泌病房的主治医生赵医生查房。
早晨9点,我们推着铁车子驻足在各个病房门口开始病例讨论和例行检查。
起手就遇到一疑难杂症。床头的病历简历上写着:女,11岁,巨乳症。只见床旁的沙发上窝
着一个细胳膊细腿的小女孩,单薄的衣衫将身体包的很严实,倒也看不出这石破天惊的“巨
乳”来。
讨论时,就一个脸圆圆的别着研究生胸卡的女生在滔滔不绝。这个女孩曾在华山医院就诊,
当时诊断为“早熟性双乳性巨乳症”。在幼时曾患过敏性紫癜,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激素治疗
。她有一个双胞胎姐姐,身体健康,发育正常,而两人的养育史相差甚少。
赵医生对“早熟”二字产生质疑。11岁的女孩,月经来潮,乳房发育实属正常,灌上“早熟
”名号值得商榷。
走入病房,帮其宽衣解带进行检查,男医生回避。果然两个乳房巨硕无比,油光光,水亮亮
,犹如两颗晶莹饱满的大葡萄,但其乳头和乳晕并未相应增长,反而造成乳头凹陷,乳头被
包围在胀大的乳房中。阴毛的发育也只处于初级阶段,可见,其乳房的发育不在青春期发育
的正常范围内。
胸腔B超也显示乳腺增生和乳腺导管的轻度扩张,并发现有囊性占位。脑部CT并未见明显的
垂体瘤,仅有一个小小的微腺瘤,似乎与严重的病情有点出入。
病例讨论时,赵医生分析道。激素分泌异常,分中枢性和周围性。中枢性就是下丘脑-垂体
-生殖腺这跟轴上发生异常从而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性激素等分泌紊乱
;外周性是指由非生殖轴上的组织器官自行分泌性激素,不受中枢调节。这个就很有可能是
生殖细胞瘤,它经常会种植在距离生殖器较近的部位,例如腹膜或大网膜上,但也有可能游
走全身,行踪不定,所以只有借助全身检查,才能让肿瘤无所遁形,有一套PET仪器就能达
到此效果,就是价格令人乍舌,1万元的天价可不是人人都承受的起的!
最后决定先做个戈那瑞林激发实验,检测各种激素,如GnRH、HCG、PRL、E2、P、T等是否正
常。然后可以联络华东医院的影像诊断学专家、中山医院的钼靶放射科、肿瘤医院做乳房穿
刺的科室,自己医院做腹腔和胸腔的CT扫描。也许这个病例需要联合儿科、华山、中山、华
东、肿瘤、妇产科各大医院之力,也说不定!
--
※作者已于 2006-09-12 17:36:03 修改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