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十大医学新闻
1. 美科学家首次成功移植组织工程膀胱
4月15日,美国科学家报告,7例伴有膀胱功能异常的脊髓脊膜膨出患者,在植入自体
细胞来源的组织工程膀胱后,经过2年至5年以上的随访,膀胱功能仍获得持续改善。(Lancet
2006, 367: 1241)
2. 人类1号染色体基因测序完成
5月18日,英、美科学家报告,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1号染色体中的3141个基因全
部测序完成。这些基因的缺陷涉及350多种疾病,如癌症、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这标
志着历时16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宣告完成。(Nature 2006, 441:315)
3. HIV被证实起源于黑猩猩
5月25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报告,通过对野外采集的黑猩猩粪便标本进行SIV抗体和
核酸检测发现,喀麦隆南部一些野生黑猩猩群体SIV感染率高达29%~35%,证实了HIV-1病毒的
确起源于喀麦隆的野生黑猩猩。(Science 2006, 313:523)
4. 预防宫颈癌HPV疫苗面市
6月8日,美国FDA批准了世界上第一个可预防由6型、11型、16型和18型人乳头状瘤
病毒(HPV)引起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生殖器疣的疫苗。该疫苗被批准用于9~26岁的女性。
5. MRSA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6月21日,一个国际研究组报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正在全世界快速
蔓延,研究人员估计,全球可能有多达5300万人携带致命性MRSA,这将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
题。(Lancet 2006, 368:874)
6. 神经细胞可能存有自我修复功能
美国一例男性患者在昏迷19年后苏醒。7月3日,美国研究者报告,在患者昏迷的19年
中,新生的神经细胞将受损的神经系统又重新连结起来。研究人员由此推断,大脑受损时,相
对损伤较小的神经细胞具有自我修复能力。(J Clin Invest 2006, 116:2005)
7. 药物洗脱支架安全性引发争议
9月3日,瑞士日内瓦大学医院Camenzind教授在2006年WCC/ESC会议上报告,在长期随
访中,与裸金属支架相比,使用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ES)会使远期血栓栓塞危险增加15%~35%
。DES可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但再狭窄很少造成急性危险,而DES所致的血栓栓塞则很可能致
命。该项结果引起了很大争议。
8. 警惕极度耐药结核病蔓延
9月5日,WHO称,一种新出现的极度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在南非Kwazulu-Natal地区已
造成53例居民感染,其中52例死亡。WHO和美国CDC的一次联合调查首次描述了(MMWR 2006, 5
5: 301) 这种极度耐药结核病(XDR-TB),它在一般耐多药结核病(MDR-TB)至少对2种一线抗结
核药耐药的基础上,还对3种以上的二线抗结核药耐药。
9. 胎儿羊水干细胞培育出人类心脏瓣膜
在11月15日的美国心脏学会科学年会上,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研究者报告,他们首次利
用胎儿羊水中提取干细胞培育出人类心脏瓣膜。这为将来修复有缺陷的心脏提供了一种革命
性的方法,也避免了可能的伦理学争议。
10. 第一代人类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图谱绘出
11月23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报告,他们发现了约2900个基因(占人类基因组基因数
的10%)的特异DNA片段拷贝数变异(CNV),并绘制出第一代人类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图谱。该结
果挑战了目前“人类个体间基因99.9%相同”的理论。(Nature 2006, 444: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