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在线论坛精华区>>影视世界
[85900] 主题: Alfred Hitchcock永远的悬念大师
作者: bathory (muttoooooooon)
标题: Alfred Hitchcock永远的悬念大师[转载]
来自: 61.171.*.*
发贴时间: 2003年08月13日 16:07:06
长度: 12872字

就在电影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跨入新的世纪的时候,世界各地的电影爱好
者也迎来了悬念大师Alfred Hitchcock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素有“梦幻
工厂”美誉的Hollywood又一次掀起了“Hitchcock热”。以大师经典作品
内容为题材的重拍片也相继问世,当年轻一代的影迷们继续为Hitchcock的
那些悬念迭起的惊险电影所痴迷的时候,Hitchcock在电影史上所创造的不
可战胜的神话再一次得到验证。 

  童年阴影

  Hitchcock1899年8月13日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天主教家庭。在当时的
英国,许多家庭受到天主教教义的严格禁锢,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整
个欧洲带来了动荡和经济不景气,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沉闷压抑的环境中
,尤其对那些来自社会中下层的人们,生活更是举步为艰。
  Hitchcock的父亲是个从事水果、蔬菜批发生意的小商人。Hitchcock
六岁那年,严峻的父亲为了惩罚他因顽皮所造成的过失,竟让警察把儿子
关进了拘留所,放出来后,警察警告他,“我们就是这样对付顽皮小孩的
。”不仅如此,父亲还把Hitchcock自幼送进教会学校寄读,Hitchcock后
来说,“我怕死体罚了。”这一切使这个貌不惊人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特
别敏感,还经常会产生无名的恐惧和焦虑。童年的经验对成人人格的铸造
和影响、对飞来横祸的恐惧、在极度礼教压抑下滋生的反叛和变态,成为
Hitchcock日后作品的中心题旨,这些主题和他的成长经验密不可分。
  电影诞生的初期,大部分观众就来自当时社会的中下层,童年的Hitc
hcock正是在伦敦东区的电影院里发现了这门神奇的梦幻艺术。此外,由于
Hitchcock自幼性格内向,对地理和旅行有着特殊的爱好。伦敦早期发生的
各种离奇的案件也成为他童年时代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这些爱好给他的
童年带来了快乐,也对他未来的电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5年,Hitchcock从工程航运学校毕业之后,先到一家电讯公司做技
术员。1919年,他毛遂自荐到美国拉斯基电影公司设在伊斯林顿的电影制
片厂工作,并成为一名无声电影的字幕设计员,从此便开始了他漫长的电
影生涯。1921年Hitchcock开始担任制片和导演工作,到1980年逝世为止。
他总共执导了53部剧情片和难以计数的电影影集。

  初战英伦

  研究Hitchcock的学者通常以1938年为界,把他的作品分为“英国时期
”和“美国时期”。他在英国时期的作品,技巧和常见主题都已成熟。
  1925年,Hitchcock独立执导了他的处女作《The Pleasure Garden》
(《欢乐园》),接下来的几部早期作品,都表现出受到德国表现主义电
影风格的影响。
  20年代中期,Hitchcock的知名度日隆,他的影片逐渐成为衡量精品的
尺度。《The Lodger》(《房客》)(1926年)是其中的典型之作,Hitc
hcock把《The Lodger》看作是他的第一部电影,在本片中他创建了一种拍
摄惊险电影的模式,引起电影界的广泛关注。
  在这部无声电影中,Hitchcock尽可能使用较少的字幕来表现故事情节
的发展,其摄影手法也明显受到巴洛克风格的影响。在拍摄那组著名的天
花板上移动的脚步的镜头时,开始了他在未来作品中对摄影技巧和视觉效
果的刻意追求。光和影的巧妙组合和摄影机的复杂运动,剪辑产生的隐喻
效果,刺激得人喘不过气来的交叉剪接,都奠定了Hitchcock作为一个举足
轻重的年轻导演的地位。《The Lodger》在公演时被赞为“英国有史以来
最好的影片”。
  Hitchcock电影中的近乎荒诞的灰暗色调,也是由于他在同一时期承袭
了文学大师霍夫曼、爱伦·坡和卡夫卡的传统。初涉影坛的那段日子里,
他在制片厂里从事过编剧、美工、摄影和剪辑等多种工作,这些经验为他
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9年,Hitchcock执导了英国第一部有声电影《Blackmail》(《讹
诈》),在这部影片中Hitchcock首次尝试用“主观的声音”,来渲染女主
人公因杀人而产生的极度恐慌的心情。而且他成功地使观众接受了扭曲的
道德观念,竟然为杀人者的逍遥法外而欢呼雀跃。
  Hitchcock在架构故事情节上也别出心裁,推出了类似“好人蒙冤”的
题材,无辜者为了洗清冤情自任业余侦探,于是引出一场场“猫捉老鼠”
的游戏。1994年Hollywood第一部闯入中国内地的大片《The Fugitive》(
《亡命天涯》)实则Hitchcock老片的翻版。欣赏这类电影的乐趣在于,忽
隐忽现的线索和故布疑阵的诱导把观众置于导演的股掌之中,观众听任其
摆布而浑然不觉。难怪Hitchcock有“悬念大师”的美名。
  1935年,影片《The 39 Steps》(《三十九级台阶》)的诞生,标志
着Hitchcock艺术风格的日趋成熟,这部描写追捕的电影充满了令人激动的
悬念和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成为Hitchcock早期在英国拍摄的经典作品。
在接下来的《Secret Agent》(《间谍末日》)(1936年)和《Sabotage
》(《破坏》)(1936年)中,有一些缺憾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根据Hitc
hcock自己的理论,如果悬念得不到观众的认可,那么势必会危及到人物塑
造和情节编织的合理性。但是,《The Lady Vanishes》(《失踪的女人》
)(1938)很快又使他恢复到已经建立的惊险片模式上来,而且它是一类更
加机智、幽默的娱乐片。该片不仅为他赢得了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奖
,同时也为他即将到Hollywood发展铺平了道路。Hitchcock在英国十几年
的工作中,他先后拍摄了二十余部电影,其中以《The 39 Steps》和《Th
e Lady Vanishes》最为著名,使他跻身二十年代英国最优秀的电影导演之
列。

  “浪漫”求婚

  Hitchcock承认,23岁以前,他从来没和女人出去玩过,从没喝过酒,
对爱情完全忽视。他是在拍摄一部影片时,遇到自己未来的妻子的。有趣
的是,这部影片的名字叫《Woman to Woman》(《女人到女人》)(1923
年)。这个女人叫Alma Revere,她当时在这部片子中担任剪辑。
  Hitchcock曾对别人说,他的求婚的时机选择得恰到好处。那时,他们
两人正乘船穿越海峡,遇到了暴风雨。Hitchcock趁机向Alma求婚。“我想
那时她由于晕船,抵抗力会很低,因此料定不可能遭拒绝。”1926年,两
人结婚,1928年生了一个女孩。此后的50年,Alma成了Hitchcock的“幕后
顾问”,从剧本的审定到拍摄过程和后期制作,无一不倾注着Alma的心血
。例如,是Alma注意到在《Psycho》(《精神病患者》)(1960年)中Ja
net Leigh被杀后,两个画面里都有她抽搐的动作。就是这种细致入微的精
神,使Alma成为Hitchcock的诤友。婚后,他们携手拍摄了被认作是“真正
的Hitchcock的第一影片”——《The Lodger》。

  成名美国

  1939年应MGM电影公司的制片人David O. Selznick之邀,Hitchcock一
家来到大西洋彼岸。在Hollywood他执导在美国的处女作《Rebecca》(《
蝴蝶梦》)(1940年)。该片一鸣惊人,捧得Oscar最佳影片奖。为了庆祝
该片的成功,洛杉矶市政局把Hollywood林荫大道临时易名为“Rebecca”
大街,同时在举行首映式的夏威夷剧院设置了一个特大座位,上面写着“
Alfred Hitchcock专座”。从此,Hitchcock开始了他人生另一个40年的奋
斗历程。
  40年代,是Hitchcock电影艺术风格的过度时期。虽然受到Hollywood
电影工业体制的局限和束缚,但是他仍然继续在惊险、犯罪题材影片的拍
摄技巧上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影片《Suspicion》(《疑影》)(1941年
)首次把犯罪引进到家庭环境中予以表现,它是Hitchcock在Hollywood初
期的代表作。该片表面上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姑忍受自己最亲近的叔叔是个
杀人魔王的故事,实际上它是对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黑暗根基进行深刻而
冷静的剖析。在Hitchcock眼中,罪恶不仅来自那些人类行为的暴力,而且
还深深地根植于社会制度和道德观念中。
  在专门表现心理分析的影片《Spellbound》(《爱德华大夫》)(19
45)中,由于Gregory Peck和Ingrid Bergman两位影星的出色演技,再加
上Salvador Dali为影片设计了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布景,使该片受到观
众的热烈欢迎。下一部影片《Notorious》(《美人计》)(1946),同样
是具有神秘、浪漫色彩的作品。Cary Grant与Ingrid Bergman在该片中创
造了电影史上最长的一个吻,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同时这也是
Hitchcock在表现女性牺牲题材中,最具有说服力的一部作品。影片《Lif
eboat》(《救生艇》)(1944)和《Rope》(《绳索》)(1948)都是他
在电影技术方面所进行的有趣的实验。前者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完整地讲
述了一个故事,这是对电影自身特征的有力挑战;后者则是在长达一百多
分钟的影片里,使用一个完整的单一镜头,未经任何剪辑摄制完成的。
  1951年拍摄的《Strangers on a Train》(《列车上的陌生人》)是
对过去作品的一次超越,Hitchcock在表现“互换谋杀”的拿手好戏时,也
在暗示一种强烈的同性恋倾向。
  对于Hitchcock来说,整个五十年代是其电影事业的巅峰时代。在此期
间他完成了一系列精彩的影片,情调的惊险喜剧片《To Catch a Thief》
(《捉贼记》)(1955);以及充满黑色幽默的《The Trouble with Har
ry》(《哈里的麻烦》)(1955)等风格各异的作品。在前两部电影中,
女主角Grace Kelly成为Hitchcock最满意的女主角。
  同一时期还要提及的是Hitchcock本人最得意的惊险片《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知情太多的人》)(1956),他完全凭自己的兴趣
,破例把这部早期作品进行重新演绎。1957年拍摄的影片《The Wrong Ma
n》(《冤枉的人》)中,Hitchcock首次尝试采用纪录片电影的风格。该
片通过著名影星Henry Fonda细腻感人的表演,深刻揭示出美国司法制度的
阴暗面。
  被影评界公认的几部经典作品:《Rear Window》《后窗》(1954)、
《Vertigo》(《眩晕》)(1958年)和《North by Northwest》(《西北
偏北》)(1959年),是同一时期最光彩照人的电影。《Rear Window》中
所虚构了一位有窥视癖的摄影师,他意外地观察到一起凶杀案,同时也为
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付出了代价。Hitchcock在影片中沿察了窥视者与被窥视
者之间的关系,并且把这种窥视者的角度引伸到银幕前的观众身上。《Ve
rtigo》是Hitchcock最成功地运用悬念的典型实例,影片最初放映时被认
为是有严重缺憾的作品。直到八十年代,才被国际影评界评为电影史上“
十部最佳影片”之一。在这部影片中,Hitchcock又找回了对“迷失身份的
女性”题材的特殊兴趣,不过与《Notorious》和《Suspicion》有所不同
的是,这次它引起了男性的盲目崇拜。《North by Northwest》也许是观
众们最熟悉的一部Hitchcock模式的电影,其中那些令人难忘的追捕场面,
让人们更明确地与Hitchcock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戏剧性的情节,加上微妙
的男女关系,以及那些机智的象征手法和极富创造力的悬念,所有这些都
使这部影片变得更加完美无缺。
  步入Hollywood后,Hitchcock足迹遍及“八大公司”,他依靠制片厂
制度的严密组织分工,实行导演负责制,抵制制片人对业务的干涉。他以
《Rope》投石问路,尝试独立制片,并开始涉足电视和出版行业。从1955
年至1965年,他监制和执导了《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Hitch
cock节目》)(1955年)和《The Alfred Hitchcock Hour》(《Hitchco
ck时刻》)(1962年)等惊险电视连续剧,还允许专讲怖故事和神秘小说
的刊物借用他的名字。四处出击使Hitchcock名利双收,到了60年代中期,
连他的侧影都同他的签名一样,成了价值昂贵的无形资产。 

  自我推销

  不雇请明星而用导演本人的形象进行“促销”,Hitchcock是影坛第一
人。Hitchcock时常会在自己执导的影片中露面,但他只是“露面”而已,
没有一句台词,他扮演的角色永远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车祸发生时,
围观群众中的一分子;在电话亭内拨打电话的无名氏。在《The Birds》(
《群鸟》)(1963年)中,他的形象所占的画面比任何时候都要大,只因
其左右开弓都牵着小狗。只见他慢悠悠地从花鸟店内踱了出来,而此时女
主角丹尼尔丝正在匆匆进入该店,两人擦肩而过。
  Hitchcock第一次在银幕露面纯属偶然。在拍摄《The Lodger》时,新
闻编辑室里的一场戏需要一些群众演员,Hitchcock正好身在其中凑数。

  有趣的是,Hitchcock的一些追随者们也热衷于在自己执导的电影中担
当角色,以便贯彻“作者论”的美学原则。在Oscar最佳影片《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终场之前,男主角Paul以为硝烟散尽、和平到来
,就从掩体中伸出手来捉蝴蝶,谁料冷枪打来,Paul一命归西。观众在特
写镜头中看到的那只捉蝴蝶之手实为导演Lewis Milestone的手。

  曲终人未散

  1960年的《Psycho》是Hitchcock在票房上最成功的影片,这部影片在
80年代和90年代都有重拍。片中那段慑人心魄的浴室杀人的画面,成为西
方恐怖片的经典镜头。该片再次体现了Hitchcock独特的“纯电影”表现手
法,他通过精心营造的视觉和音响效果,以及摄影机的移动和变位,制造
出紧张的气氛,让观众永远置身于故事的情节的悬念之中。正是由于Hitc
hcock独树一帜的电影风格,才使他在国际影坛享有“悬念大师”美誉。同
时由于电视系列片《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自五十年代开始在世界
各地陆续播放,他的名字逐渐被观众当成“惊险片”的同义词。
  Hitchcock的晚期作品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1963年完成的《The
 Birds》使他成为电影史上的“灾难片”的开拓者。这部大量使用特技镜
头的影片,通过描写一位来自上流社会的不安分的女子,在海滨小镇上遭
遇到可怕的群鸟攻击,向观众展示出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但是评论界和
观众对该片的反应十分冷淡,在下一部影片《Marnie》(《玛尔妮》)(
1964)中穿插了暴力、性和偷窃等行为,通过对女主人公的心理分析,揭
示出人物内心世界的扭曲和丑陋。在这两部作品中,Hitchcock开始沉浸在
一个艺术家的自我陶醉中,这使他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
  1966年拍摄的《Torn Curtain》(《破碎的幕布》)中,Paul Newma
n扮演了一个为获取情报与东欧间谍展开殊死搏斗的科学家。它与另一部分
反映古巴导弹危机事件的影片《Topaz》(《黄玉》)(1969),都是以冷
战时期国际冲突为背景的电影。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属于Hitchcock的失败
之作,直到最后的作品《Frenzy》(《狂凶记》)(1972年)和《Family
 Plot》《家庭阴谋》(1976年)的问世,Hitchcock才重新赢得了观众的
喝彩。
  1967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授予他“Irving G. Thalberg Mem
orial Award”(“欧文·撒洋伯格纪念奖”)。1971年,Hitchcock获得
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1979年3月,美国电影艺术学院授予他终身成就奖
。1980年元旦,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给他晋封了爵士封号。
  1979年8月13日,是悬念电影大师Hitchcock的八十岁生日。进入垂暮
之年的Hitchcock身患多种疾病,在Hollywood的朋友们为他举行的生日晚
会上,被人用轮椅推着与前来道贺的友人见面。最后,他突然站起来与大
家开玩笑:“此刻,我最想要的礼物是一个包装精美的恐怖。”第二年的
春天,Hitchcock病情加剧,1980年4月28日,这位电影大师在洛杉矶溘然
长逝了,享年80岁。直到最后一刻,这位电影大师还在筹划拍摄影片《短
夜》。

  永垂不朽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实践中,Hitchcock先后执导拍摄了五十多部
电影和二十余部电视片,留给观众的是部部充满悬念的恐怖的电影作品。
这些影片不仅获得广大影迷的喜爱,而且受到电影评论界的高度评价。Hi
tchcock电影的真正意义,在于它通过表现影片中人物的犯罪心理、精神变
态以及两性冲突等多方面的内容,深刻地揭示出人类心灵深处最阴暗、最
险恶的一面。观众们从精彩曲折的情节中获得欣赏的愉悦,评论家们则从
其深刻的内涵和寓意中获得启迪。
  Hitchcock的电影艺术风格对年轻一代电影导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
们中间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弗郎索瓦·特吕弗、克劳德、夏布罗尔
,以及美国的Steven Spielberg和David Lynch等。至今,世界各地仍然在
不断播放着Hitchcock的影视作品。不仅如此,近期Hollywood又掀起重新
拍摄Hitchcock作品的热潮,新版的《Dial M for Murder》和《Psycho》
已经问世。Hitchcock在二十世纪所创造的电影奇迹,将和这位悬念大师富
有传奇色彩的艺术生涯一起,留给世人一个永远难以破解的谜团……

========== * * * * * ==========
返回